去年 11 月區議會選舉民主派「翻盤」,多區區議會均由民主派議員主導。惟南區區議會的民主派近日就親建制組織「南區文藝協進會」撥款申請作爭辯。本土派區地區組織「石排灣力量」於 Facebook 發文,指「南區文藝協進會」有六項撥款申請,上周四(16日)在 6 名民主黨議員及兩名建制派議員支持下通過,對民主黨投票立場表示極度遺憾。「石排灣力量」說,去年港人以壓倒票數授權予民主派主導區議會,是「以無數手足犧牲感召換取」;強調民主派的責任是改革區議會,堵截所有親中派與政府的利益輸送,並要求區議會撤回有關決定。
南區區議會主席、民主黨副主席羅健熙隨即回應,解釋有關決定是希望透過區議會由民主派執政的形勢,以撥款為契機將富有政治色彩的地區組織收歸區議會主導,影響他們的決策。「因為嗰啲團體一方面係做緊對居民有益的地區嘢,而個團體有好多建制人物喺執委會入面。」故區議會在審批撥款時新增先決條件,包括不會邀請中聯辦成員作社區活動的主禮嘉賓等。
本土地區組織:否決撥款為「撥亂反正」最基本一步
7 月 16 日,南區區議會財委會討論七項由親建制組織「南區文藝協進會」的撥款申請,包括舉辦社區合唱團、管弦樂團及舞蹈等活動,其中六項在 6 名民主黨議員及兩名建制派議員的支持下,以 8 比 7 的票數通過;事件中民主黨與新晉本土派區議員就撥款決定意見不一,引起爭議。
「石排灣力量」昨於 Facebook 發文表示,對是次民主黨的投票決定表示極度遺憾,並對未能成功游說所有民主派議員對撥款投反對票向選民致歉。「石排灣力量」提到,「自去年 6 月以來,香港人已經放棄幻想,利用議會內外各渠道與港共政權及其黨羽展開全面抗爭」;至去年 11 月區議會選舉,香港人以壓倒票給過半權力予民主派改革區議會,雖然區議會面對民政署各種阻礙及建制派舐「無限統戰資源」;但民主派至少應運用僅有權力,「寸步不讓」地堵截親中派與政府間利益輸送屬。
「石排灣力量」強調,去年區議會大勝從不是因為民主派區政「突飛猛進」,反之是「以無數手足犧牲感召換取」,「否決舐共派撥款,只是將區議會撥亂反正的最基本一步。」「石排灣力量」又呼籲民主派議員利用會議常規第 22 條的權力,撤回有關撥款的決定。
冀改革親建制地區組織 羅健熙:未有取代品時不能一刀切
羅健熙接受《立場新聞》訪問時表示,民主黨自上屆區議會希望將地區組織收歸區議會主導、影響他們決策,惟當時議會由建制執政;然而今屆區議會由民主派主導,他形容撥款為一個「契機」,以改革親建制地區組織。他續指,一些地區團體包括涉及是次爭議的「南區文藝協進會」,過去 30 年南區區議會一直由建制派主導,當相關團體需要向區議會申請撥款或建立開係時,「無可避免」會跟建制派打好關係。
「因為嗰啲團體一方面係做緊對居民有益的地區嘢,而個團體卻係有好多建制人物喺晒佢地執委會入面。」羅健熙解釋,「南區文藝協進會」數十年來一直為南區居民舉辦合唱團、管弦樂團及舞蹈等社區活動,亦有不少市民參與其中,暫時難以取代。「當一個團體過往有(政治)連繫,而我哋未有取代品時,然後將佢完全 cut 咗,咁個打擊面就會去咗市民身上,唔希望選擇一刀切。」
羅健熙提到今次「南區文藝協進會」的搬款申請為例,區議會在撥款中新增一些先決條件,包括不會邀請中聯辦成員作主禮嘉賓、與富有政治色彩的合辦團體撇清關係及讓區議員長期參與團體的會議中,但他說,對於區議員的聲音在會上會否被尊重則有待觀察。今年通過撥款後,他表示會觀察有關團體有否作出實質改變,再決定下屆會否批出撥款。
羅健熙承認即使團體答應撥款條件,也不是「一下到位」的轉變,「我覺得係一個過程嚟,當我未試過時我都會想試吓先,睇吓個會有幾願意因為區議會的撥款而接受區議會對佢嘅改革。」長遠而言,他認為這些地區組織在需要依賴區議會撥款運作的情況下,他們如何撇清與建制的關係,繼續參與地區工作。他又指區議會亦曾向申請撥款的建制團體「香港仔龍舟」提出相同條款,惟對方不願意配合條款,最終議會否決其申請。
本土派促撤回決定 羅健熙:既然決定試 就繼續試
對於與本土派議員意見上的分歧,羅健熙說過程中雙方一直交流意見,但無法在所有事上意見完全一致,即使大家有不同想法亦會彼此尊重。他認為,民主黨的方向是打破建制派在地區團體壟斷的方法之一,明白未必人人同意;至於會否回應「石排灣力量」呼籲撤回決定,他則傾向「既然決定去試,就繼續試啦。」
欲找新組織取代 本土派陳衍冲:慢慢洗走政治色彩
事實上,南區民主派議員均傾向尋找新地區組織舉辦社區活動,惟對於這個過渡階段的處理手法,民主黨及一眾新晉本土派區議員存在分歧。
「佢哋(民主黨)想保留以往嘅方法去做,但我哋覺得保持返以往方式,根本同以前冇分別。你放咗比佢,最後出嚟同以前親中團體蛇齋餅粽係一樣,我哋嘅選民唔係想要呢啲。」「石排灣力量」召集人、本土派南區區議員陳衍冲向記者說。
陳衍冲相信過去一直由建制組織舉辦的社區活動,其他團體亦有能力籌辦,「點解要繼續比紅底或親中團體做,而唔係引入比較中立嘅團體去做?反而個政治意味冇咁濃烈。」今屆區議會逐漸出現未曾申請、沒有政治背景的團體嘗試申請區議會撥款,他認為是個好開始,「慢慢洗走舊嗰批有政治色彩嘅團體。」
撥款最終由民政署決定 陳衍冲:我哋冇辦法守尾門
陳衍冲又解釋其反對撥款的原因,指會上民主派曾向「南區文藝協進會」提出委派區議員成為其決策委員,但團體當場回覆指區議員只會是參與,但不是決策的角色,「唔能夠做到決策委員,我哋喺裡面如何做到把關的工作?變相入去得個睇字。」陳衍冲又說,區議會撥款最終是由民政署「簽票」批出,「雖然我哋加咗條款,但最終如果(團體)違反咗,個撥款批唔批都係由民政署決定…如果我哋通過咗,我哋冇辦法守尾門。」
對於羅健熙的回應,陳衍冲說若民主黨一方不願意改變,他們也會尊重投票結果,故現時可做的是向選民解釋,就這個撥款他們曾在會內表達反對意見,但「未能做到我哋想做嘅嘢」。他又說有關團體舉辦活動時他們會到場觀察,亦會繼續與民主黨重申立場及建議,「(佢哋)今次唔能夠接受我哋嘅意見,會唔會下次可以接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