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林鄭這樣反智的女子

0
360

香港一女子昨天(十九日)在記者會上稱,若要「學術討論」,第一天已「全面封哂、樣樣停哂」。這女子完全搞錯,這並非甚麼學術討論,而是發晦氣,是向袁國勇、何栢良等人表達強烈不滿。因為,這些專家學者,過去數月,基於科學理據的分析,連番炮轟政府防疫出錯。一女子借機反擊,暗踩他們紙上談兵,就像五年前貶低港大學者周永新團隊的退休保障方案一樣,斥之為「不切實際」,又批評周永新不掌握公共財政,部分建議很隨意,「非認真學術研究應有態度」。

不是迷信權威,袁國勇一早指出防疫三大漏洞,林鄭大可不同意,那就拿出流行病學的證據來駁斥人家,別單靠把口否認。事實擺在眼前,疫情如專家預測般反彈。由年初拒絕封關,到今天檢測量仍未達標,如非掩耳盜鈴,林鄭妳好意思說每次都迅速應變,不斷檢視情況?甚麼不能一步到位,不能說上一步「行得少」或「行得錯」,那要害死幾多人先肯承認錯在政府,衰在自己無能又自負?

早幾天,一女子接受專訪,仍沾沾自喜,吹嘘自己競選政綱超額完成。明明讓特定人士豁免檢疫乃專家眼中的大缺口,但政府堅決否認。在官方講法中,一直把問題大力 spin 做社區有隱形傳播鏈,使人覺得病毒好聰明,識隱身。曾有多天無新增本地感染個案,突然斷纜,自然是潛伏多時的病毒找到空子鑽,而非政府把關不力,縱容境外受感染者帶病毒來港。另一諉過於人的說法,陳肇始上《講清講楚》表演了一次,她把疫情再爆發歸咎於香港人的社交生活頻繁,但不知是否包括那 300 個參加慶回歸晚會,不戴罩載歌載舞,結果至少有 5 人中招的賓客?

隨著政府放寬防疫措施,不少人變得鬆懈,確要負上部分責任。但試想深一層,香港人有若籠中鳥的生活到底如何?但凡有舊區重建,轉頭都變成私人豪宅的領土,禁止路人散步經過。老街消失,港味沉淪,商場只供燒錢,公共空間被一片片私有化、金融化,已成常態,不少人被壓縮住在納米樓或劏房中。一旦疫情放緩,自然想出外透氣。如一味怪香港人疏於防疫,就似一個政府搞到民不聊生,有人挺而走險,只怪責那些違法之徒,卻放過追究禍首的深層次責任。

香港人習慣放假外遊,就是想逃出這座被市建局、領展和市場邏輯弄到蒼白無人性的城市,感受一下生活,本身是一種軟性對抗。在香港出街吃飯,場所大多地方淺窄,摩肩擦踵,有隔板阻擋,亦無法保證不讓周圍的飛沫濺中。這些由地產商賺到盡所種下的惡果,於瘟疫泛濫下一次過湧出來,要香港人承擔代價。然而,替大地產商背書、配合政府高地價政策的經濟學者,並不會承認責任,並不會承認過去計錯數,漏計沉重的社會成本,便加持明日大嶼這種專益財團、浪費公帑、破壞環境的發展大計(詳情參考筆者《為何 38 位經濟學者不可靠?》系列文章)。只要對其大力推動的政策有幫助,林鄭便不抗拒「學術討論」了,而是全盤受落,這其實是對稍有常識的香港人的侮辱。

不要拿奉為典範的台灣來做比較,姑且看看盧旺達這資源不足的低收入國家,人家比香港窮得多,但防疫更出色,那就說明林鄭政府的表現有幾羞家。完。

 

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