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香港歷史博物館常設展覽《香港故事》閉館更新前的最後一日。在臨近展覽結束、講述香港回歸歷史的部分,掛有一塊前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及首任特首董建華手舉「香港明天會更好」的相片。不少人與相片前做五一手勢,或在句子前舉「光復」一詞留影。
29 歲的廖太亦有站在相片留影,她說是因為感到唏噓及諷刺,「最近發年嘅事都話咗,唔係真係 50 年不變」,形容現時是在絕處中掙扎。在旁 30 歲的廖生亦坦言,97 年回歸時,仍只是小學學生,對過去的歷史並不認識,曾期待過回歸後真的會迎來美好的明天,「呢幾年經歷到嘅,似乎當年嘅期待係完全落空」。
二人今日趕及閉館前一天來參觀,懷內抱著一歲多的孩子,廖生說他自小就不時遊覽《香港故事》成長,雖然孩子看不懂,但仍希望讓他們感受香港舊時代的實物,擔心更新後會大不如前:「本身咁豐富嘅展覽由兩層縮做一層,仲要再放回歸後,都可以想像到有好大部分嘅展品未必之後會再見到」。他擔心日後或刪去殖民政府的「德政」,繼而偏向說好中國故事及現時的政府。
他又說,期望見到更新後的展覽,增設 2014 雨傘運動及去年反修例運動的內容,「就算佢加以佢官方嗰套說法都好,擺咗出嚟,無論中立定親政府,咪放出嚟俾大家公審係咪符合事實。」他亦擔心日後孩子認知的歷史,或與他親身經歷的有落差,作為父母會裝備好自己,「同官方嗰套有幾多落差都好,最緊要係自己有冇嗰個思辯能力話畀下一代聽,咩係正確嘅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