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再提「假新聞」 稱對業界訂守則自行規管「態度開放」 記協:業界一直自我規管

0
360

政府近期多次就「假新聞」發表意見,政務司司長李家超今早(10 日)接受電台訪問時,指政府正就規管「假新聞」作法律研究,兩度稱自己及政府,對不同規管方式都「態度開放」。他又提到,外國會讓業界自定準則去規管,認為有靈活性。記協其後回應,指新聞界向來有專業守則作自我規管,反對政府以行政及立法手段強行干預,又呼籲政府要了解新聞界的運作。浸大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則認爲,政府是應被監管的一方,由政府定義「假新聞」會有角色衝突。

李家超:「831 死人」錯誤導引全社會

李家超今日出席商台節目時指,2019 年「黑暴」前,新聞行業及互聯網使用者較自律;但 2019 年起,網上充斥假訊息,「831 無死人,但一路散播有死人嘅訊息,錯誤地導引咗整個社會」,他又指,曾有人於網上發佈假訊息作欺凌,使受害人因而自殺,因此不能容許假訊息。

李家超又指,規管「假新聞」「在定義方面要做好」,並平衡資訊、新聞自由和整體社會利益。他稱政府現時「態度開放」,正研究其他普通法國家的做法,認爲立法原則為「足夠處理面對的問題」,現正為不同情況作準備。

他又表示,若「假新聞」情況如 2019 年「廣泛到咁」,政府便需處理所有「假新聞」;但若行業制定自我準則而自律,情況改善,政府或能更靈活地監管。被問到政府會否就規管「假新聞」諮詢時,他回應「呢個我地一定聽意見啦,因爲我相信大家都關注」。

呂秉權:未來記者或須「考試」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說,據他觀察中聯辦及港澳辦,就《蘋果日報》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所發的聲明,反映了官方認爲甚麼「不是新聞」,而相關原則值得關注。他續指,這些原則包括「偏離新聞原則」,例如故意「炒作」離港人士意見,「煽動仇恨」,即與官方「唱反調」,以及「勾結外國勢力」,例如參與國際調查報道等。

呂秉權認爲,由官方定義「假新聞」有角色衝突,定義亦可以很闊,例如與官方立場不一致的内容,亦能被稱「假新聞」。他指政府原應由政府監管,若由「被監管人」定義「監管者」,將削弱監管成效。

對於整個新聞行業,他說縱觀內地發展,政府將繼續規管新聞工作者的意識形態。他估計,《國安法》下兩條監督本地傳媒的實施細則,將比「假新聞」規管先推出,香港未來亦有機會參考內地新聞工作者的「習思想主導新聞觀考試」,對新聞工作者作「愛國者治港」的資格審查。

記協:新聞界一直有「自我規管」

香港記者協會則發聲明回應李家超言論,指新聞界一直以來均有「自我規管」的做法,「專業自主」制度一直行之有效,認為政府在「妄加非議」前,應先了解界別的運作。

記協表示,除了記協訂立的的《記協專業守則》外,香港記者協會、香港新聞行政人員協會、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及香港攝影記者協會亦於 2000 年共同訂立《新聞從業員專業操守守則》,多個新聞組織亦設有投訴機制,接受公衆投訴。記協亦會邀請有社會名望的獨立人士,依據《記協專業守則》列明的 11 項守則,審視向記協投訴的個案並公開裁決。

記協又指,若政府以「行政及立法手段」強行干預「社會契約」式,即由市民授權傳媒的社會運作,只會適得其反。記協亦表示,同意「新聞界應當每日三省吾身,恆久不斷地爭取大眾信任」,會繼續捍衛香港的新聞自由及新聞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