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4 議員】深陷中共設局 能解結的只有民主派議員

0
775

在國安法立法後,政界不斷放風表示中共會「棍棒與蘿蔔」雙軌並行,先剿滅最「激進」一翼,然而向溫和招安,再以利民政策收買大多數。

這個預計自然是錯得離譜 — 林鄭因得不到中共施捨而不斷北上求見,最終仍無法「調動北水」,皆因中共已深陷經濟危機,也不願以銀彈戰術再穩香港民心。香港的「人心回歸」,已非中共藍圖之內;中共以「換血」戰術取而代之,用白色恐怖恫嚇普羅大眾,再用紅底班子取擔任金融、學術等社會上重要崗位,令港人成為二等公民。

而溫和一翼,也再不是中共行政吸納的一群 — 由反送中運動部分民主派議員續現街頭、選舉 DQ 公民黨議員,再到事務委員會全面由中共議員控制,今日威嚇 DQ 四名民主派議員,足可突顯中共擴展打擊面的戰略方針。

而在這美國大選爭持、12 港人安危未卜之際,中共再度出招,挑動本身早已分層、充滿磨擦的民主(非建制)派內部神經,自然是充滿計算之舉。在剛才的記招,民主派已決定 DQ 四位議員後總辭,卻也少不免面對無窮的質問:為何不在選舉延任後拒絕委任?若要寸土必爭,為何尚有十多名議員不續留任?若果要表示現時是總辭的時機,那便要解釋為何北京宣佈選舉延後時仍要覺得有險可守?DQ 十二位議員的參選資格,與現時 DQ 四位議員所帶來的政治後果,為何會有兩個截然不同的處理方法?

在這關鍵的時候再度「拋波」,中共顯然是吃準了留任民主派進退兩難的局面。在數月前是否接納延任一役,基於要以民意(其實也是取巧得很)作決定,二元的論述便隨之鋪展。但中共再於中間落墨,在延任爭議時決定留任的原因便不管用了,那時堅守的立場,也隨之變成傷害自身之矛。

市民對政治人物的信任是需要逐漸建立的 — 不單止是要市民信任你的決定,你更是主動去信服他們你作出了最合適的決定。尤其是在經歷多場社會運動後,政治上更敏銳的市民會渴望得到更多資訊,從而理解政治人物的每一個決定。得到選票後便覺得自己真正獲得市民的支持,是最誤讀選舉的虛妄。選票只是一個橋樑,來讓你進一步說服投票給你的選民;但若大安旨意,在面對危機時,便會更百口莫辯。

到頭來很多的爭議,其實源至疏於溝通,或者身居要職的人忘卻了說服的過程,必然是伴隨艱辛和險阻。是的,議員們付出了很多 — 但在這個時代,又有誰不是?中共此舉,可講精準至極,要解結,必然是在於留任的朋友再三承擔解說的職責,以放下身段的方式與民商議,也要直接解說自身對民主運動的承擔和投入。否則,中共在全面取締議會之時,市民只會糾結議員的不力,而非針對中共的狂妄。這種局面,必屬輸輸。

 

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