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協調查指多間學校有學生退學 兩成小學面臨縮班 馮偉華:家長對香港教育信心減

0
402

教協調查發現多間中小學有學生退學,當中有學校流失逾 50 名學生。教協會長馮偉華認為,教育界近年由以往「專業領航」,變成「行政主導」,教育措施的各種不肯定,減低家長的信心,寧可移民,讓子女退學。調查亦指,有約兩成小學的小一年級,將於 2022 至 23 年度面臨縮班,更有 4 間小學同時面對小一及小二縮班,形容情況罕見。

教協本月初就「學齡人口變化對學校開班影響」,向全港各中小學進行問卷調查。954 間中小學當中,有 130 間小學及 53 間中學回覆問卷。全部小學及接近 9 成半中學表示,2021/22 年度均有學生已經或計劃於本學年退學。當中約七成流失 1 至 20 人 ,三成流失多於 21 人 ,其中更有 3 間學校流失多達 51 人或以上。三成受訪小學及超過四成中學均表示,退學原因以「移民離港/到海外升學」佔大多數。

馮偉華指,以往教育由專業領航,但近兩年似乎變為行政主導。他以通識科改革及國安教育為例,指政府「加咗好多嘢,都唔知點教」,「鍾意點改就點改」。他認為,教育措施的各種不肯定,減低家長對香港教育的信心,決定移民,讓子女退學。

學校「搶學生」釀惡性競爭

教協表示,學生減少下,有約兩成學校的小一年級將於 2022/23 年度面臨縮班,更有 4 間小學同時面對小一及小二縮班,形容情況罕見。調查顯示,超過六成受訪小學,擔憂來年未能按照教育局的「開班信」錄取足夠新生,亦有近三成中學對中一收生感困難。如果未能達標,學校便要縮班,減少教師資源。

馮偉華指,以往有學校於用自行方法「搶學生」,例如到近跨境地區派傳單,導致教學生態出現惡性競爭,亦會出現學生「上移錯配」,即學生升上一間學習難度超出其能力的學校,例如第二組別學生派到第一組別英中。

他希望教育局以彈性手法處理批班人數,例如讓本來 25 人下調至 23 人,減低縮班危機。當局亦應汲取以往經驗,及早協調各區學校,避免惡性競爭。

教育局回覆《立場》查詢時指,香港家長有為子女選擇就讀學校的權利,每年開課後出現學生流動並非異常。局方又指,就小一學齡人口回落,由 2019/20 學年起,已實行針對性措施,包括放寬學期初,點算學生人數後需減班學校的批班準則,由 25 人一班下調至 23 人一班。

局方強調,維持學界穩定是各持分者的共同願望,亦是共同的責任,並表示就此已採取了積極措施,包括宣布逐步停辦香島道官立小學,同時再進一步推展小班教學等。局方指,2019/20 及 2020/21 學年,分別有 2 所學校加入小班教學,在 2021/22 及 2022/23 學年,亦會各安排 11 間學校實施小班教學。

教育局指,疫情帶來了一些不明確因素,會密切留意小一及中一學位供求情況,與業界保持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