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疫苗汰強留弱引向管治危機

0
374

特區政府三令五申,要求武漢肺炎「清零」(即確診數目歸零),是不切實際的政治口號,也是不自量力的妄想。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指出,三大因素使抗疫成為恆常的工作,若以為疫苗到手便雨過天青,只是美麗的誤會。原因之一是接種疫苗才剛開始,至今有一億八千萬人注射了,但要覆蓋全球七十八億人口,仍需頗長時間,估計最快要到 2023 年初,全球局勢才會穩定下來。在此之前,香港即使接種疫苗計劃順利推行,但要恢復過往的國際人流,每月入境人數近七百萬人,又能有效阻止病毒輸入,是一大考驗。

特別是病毒不斷變種,來自英國、南非、巴西等地的新病毒,傳染力比原病毒高 25% 至 40%,疫苗需要不斷更新,否則無法制止新病毒蔓延。因此採購疫苗前,特區當局必須考慮疫苗能否有效針對新病毒,若有不足,製造商的研發能力又能否提升其效力。例如科興疫苗對輕微症狀武肺疫症的效力只有五成左右,首先須澄清是否包括對付新病毒,若不,何時可以加以改良,在注射第二針時補上,堵塞抗疫漏洞。專家小組解釋不清楚,也得公開疫苗數據,讓有識之士深入討論。

否則的話,更會加強第三個不利因素:提高大家對疫苗效用的疑慮。根據研究推算,若注射率不到八成,每位確診者會傳染超過一個人的機會極高,令疫情難以收斂,而疫苗成效越低的話,風險更高。換言之,只要一成人口拒絕接種,不能接種的十六歲以下人數又超過人口一成,就無法達標,疫苗效用大打折扣,疫症隨時成為揮之不去的風土病。

在英國,一般人相信疫苗有效,過去兩個月來,接種群體的確診人數亦逐步下降,但獲優先安排注射的長者群中,仍有 15% 拒絕接種,在香港,各種跡象顯示,數字看來更遠超此數。首先,香港比歐美各國染疫比例偏低,近日每天確診人數間中更跌至單位數字,個別群體接種疫苗後,不會出現疫情立即降溫的轟動效應,疫苗效力不能彰顯,也就失去注射的迫切性。

重要的是,過去一年,香港人都親身體會,抗疫主要靠自己嚴守紀律,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才能抵住政府屢次疏忽犯錯而導致的四次疫情爆發。而且,即使打了疫苗,個人依然需要遵守這些防疫措施,更重要的是政府必須避免重蹈覆轍,做足功夫,包括徹底追查確診人士所有密切接觸者、嚴謹的入境檢疫、精準的群體檢測等等。相對而言,注射疫苗的邊際成效有多大,並非顯而易見。

更何況,外國研究顯示,不信任政府是市民(特別是邊緣社群)拒絕接種疫苗的原因,就在於他們不信任政府。在香港,特區當局尤其特首林鄭月娥,民望早已跌入無底深淵,不信任政府的是社會主流,而疫苗政策的莫名其妙,又令更多市民對政府有更大的懷疑,因而對疫苗有更多的疑慮。例如現時被一個或更多地方採用的疫苗,共有七種。疫苗專家小組理應逐一審視,並留意其他研發中的疫苗,訂出排名先後,擇優選購,而不是程序顛倒,讓當局先斬後奏,先行採購,再交專家小組鑑定。

又如四種美國疫苗的有效率,由 66% 至 95%,卻無一中選,反而有效率僅及過半、仍未經醫藥學術期刊鑑定的科興疫苗,則榜上有名,顯然是劣勝優敗,違反常規,但不透露原因,不免令人起疑。他日疫苗無力阻止病毒傳播,甚至乏人問津,不僅浪費公帑,市民更不明白所謂專家何以汰強留弱,令大家用不到更優勝的疫苗,結果對政府的不信任只有更大,沒有最大。

因此,政府宜早為之計,親身接觸不信任政府的社會群體,解說政策並且順從民意,訂出多數人樂於接受的疫苗措施以至抗疫政策,才能有效執行,成功走出疫情的困擾。否則的話,當市民愈來愈不信任政府,最後產生的不僅是公共衞生危機,更是政府管治的崩壞。 

 

原刊於自由亞洲電台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