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發動聯署促制裁中國 德國人穆達偉:香港自由安全漸失 堅持總能拉倒圍牆

0
545

德國上月底就港區國安法舉行聽證會,討論應否制裁中國。這場聽證會得以舉行,源於德國人穆達偉(David Missal)去年發起的聯署。他要求德國制裁侵犯人權的中港官員、限制軍民兩用產品出口香港等,最終聯署獲超過 5 萬人簽署達標。

明明是德國人,穆達偉卻總是惦念著香港。他曾經在中國留學,因採訪 709 維權律師被驅逐出境,之後來到香港大學,感受到與北京截然不同的自由氣息。正因如此,他特別珍惜香港給他的自由和安全感。港區國安法實施後,他擔心香港這份僅餘的自由和安全感都會失去,「漸漸變成跟大陸一模一樣」。

但他仍然對這個城市抱有希望,就如當年人們的堅持拉倒了柏林圍牆,他深信香港的自由,總有天會回來。

身處德國的穆達偉,接受《立場新聞》視像訪問。

親歷中國紅線處處

穆達偉雖然是德國人,但與中國、香港淵源甚深。他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為自己改了一個中文名字。在高中畢業後,他曾到南京一所外國學校教德文,在大學修讀中國研究時,又到北京當交換生。大學畢業後他拿著獎學金,到北京清華大學修讀新聞碩士。

在清華大學讀書時,他採訪了「709」維權律師及家屬,這份新聞功課明顯觸碰了中共的底線。他採訪時遭到警察阻撓,之後被驅逐出境。事後再被《環球時報》等官媒發文狙擊,批評他不理解中國政治和法律邏輯。

穆達偉在中國留學的經歷,見證人們噤聲、維權人士被逮捕。他說,以前在清華讀書認識一些有想法的人,想改變事情,但甚麼都改變不到;他採訪的 709 維權律師,告訴他如何遭受酷刑,採訪王全璋妻子李文足時,她兒子問,爸爸甚麼時候回來,然後她不知道如何回答。

雖然親歷過中國極權打壓,穆達偉仍然很喜歡這個地方。他喜歡中國的美食,最愛水煮牛肉、麻辣香鍋。他懷念曾坐 30 多小時的硬卧火車到青海、跟家人去哈爾濱、還有在內蒙古大草原看星。

但他最喜歡的是中國的人,他在這裡遇到很勇敢的人,包括維權律師。

香港失去的安全感

被中方驅逐出境後,穆達偉輾轉間來到香港生活。在 2018 年到埗後,他立即感受到香港自由的空氣,與北京截然不同。

他在港大讀新聞時,見到老師鼓勵學生做敏感選題,在課堂上會大談六四。他在香港採訪了十一遊行、同志遊行,訪問當時的「學生獨立聯盟」召集人陳家駒、法輪功等,全部都是中共眼中最敏感的題材。

「雖然香港是中國一個城市,但他是一個很自由的城市。」穆達偉在 2018 年時仍然這樣想。

2018 年至 2019 年間,穆達偉曾經在香港大學讀書。

但當時他沒有想到,香港的自由空間會急轉直下。

2019 年逃犯條例爭議,迫使穆達偉亦決定走上街頭,與百萬香港人一同示威。他仍記得當日港鐵站內塞滿人、人們大喊「開路、開路」的情景,「我從沒看過這麼多人在這麼小的地方上街,我覺得挺厲害。」

隨著去年國安法實施,情況就更壞。立法後近百人因相關罪名被捕,有人不獲保釋。他明確地知道,以前那自由的香港已經失去蹤影。

他形容香港曾經有一種安全感,「你出門時不會擔心突然出現警察,將你放進一輛莫名其妙的車裡。」但現在這種安全感沒有了,情況與大部份專制體制一樣,在這些地方生活真正的可怕不是真的被關押,而是那麼人人自危的心理壓力。

生於東德的父親

在國安法實施前後,穆達偉在德國為香港發起過不同行動。他在去年 5 月草擬電郵範本,呼籲德國人民集體電郵予外交部長馬斯(Heiko Maas),要求德國表達明確立場和採取制裁行動。他又在 6、7 月開始著手聯署,爭取制裁中國。

他深知這些行為,有可能被視為違反國安法,但仍然決意去做。他認為中國若要關押一個人,總會有其藉口,因此認為自己不應因國安法而卻步,停止為香港發聲,「我沒有家人在香港或中國,如果我自我審查,是不太合理。我作為外國人,應該發聲。」

穆達偉的父親東德出生在蘇聯控制下的東德。父親在只有 5、6 歲的時候,就已逃到西德,「他小孩的時候一個人坐飛機,到西德一個親戚家,因為如果一起走的話太明顯,所以這可能導致他心理傷害」。

回看當年的東德,離免令人想起今日的中國。穆達偉甚至覺得在科技進步下,中國的監控更令人不安。然而他仍然樂觀,他覺得自己還年輕,在有生之年總會看到中國政治體制上的改變,「有一天我會回到北京、香港,迎接我的朋友,然後看到一個自由的北京、自由的中國、自由的香港。」

在 80 年代初,大抵沒有多少人敢妄想柏林圍牆會倒下,但柏林圍牆最終都是倒下了,「我覺得總會有一天在香港,人們會有自由,這是肯定的」。

穆達偉過往多次聲援香港抗爭運動,例如在 2020 年 10 月就呼籲網民關注送中 12 港人的情況。(圖片來源:穆達偉 twitter)

文/梁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