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林鄭:撥亂反正前難推政改 誰要負責心知肚明 「獨立檢討委員會」無人願做

0
389

特首林鄭月娥今日發表施政報告,隻字不提政制發展。有記者問及現屆政府是否仍有政制民主化的規劃,林鄭月娥回應指,「在未正本清源、撥亂反正香港憲制秩序、政治體制前,看來難以有進一步政制的發展。」她又重提佔領運動,稱做不到政制民主發展「邊個要負責大家心知肚明」。

民主派總辭 林鄭:平靜環境宣讀施政報告

在民主派總辭之下,林鄭今早發表施政報告時,立法會會議廳罕有地沒有抗議聲。林鄭在記者會上形容,今日在一個非常「平靜理性」的環境宣讀施政報告,「我感受好深」,指是哪些議員導致無法維護行政立法關係,「大家都知道答案喇」。

林鄭月娥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到,過去一年多,香港經歷回歸以來最嚴峻的政治挑戰,當前其中一項急切要做的事是對特區的憲制秩序和政治體制「正本清源,撥亂反正」。林鄭月娥在之後的記者會上回應提問稱,「在未正本清源,撥亂反正香港憲制秩序、政治體制前,看來難以有進一步政制的發展。」

她又表示,做不到政制繼續民主法,以至達到《基本法》第 45 條的普選行政長官,「邊個要負責大家心知肚明」,政府曾推出「非常開放」的方案,但一場佔中和立法會鬥爭令到方案「無得做」。她指自己只餘年多任期,自己的目標是防疫抗疫和經濟恢復。

被問到政府去年提出檢視社會衝突成因的「獨立檢討委員會」是否已胎死腹中,林鄭指去年的政治氣氛下無人願意做。事隔一年她經歷磨鍊及困難後已看清楚,「這些深層次問題我自己都可以寫篇文章」。她稱自己未來任期,會逐一破解市民對憲制抗拒、國家觀念不深等深層次問題,而「不是再找個委員會研究一年、兩年去拖時間」。

施政報告的前言提及,香港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多重打擊,包括因「反抗政權行為」而發生的社會動亂。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表示,去年 6 月起很多行為顯然都是反抗政府,包括以「攬炒」手段,反對所有議案逼使特首下台,否認與起訴異見人士有關,但明言該些反抗政府的行為達一定程度是有可以違反國安法。(另見稿)

研內地投票 林鄭:每次到內地都有港人問為何不能投票

施政報告附篇提到,政府正研究選舉使用電子派票,目標在 2021 年立法會選舉落實,以及研究在內地設立投票兼點票站。林鄭月娥指,立法會選舉現時延後一年,收到很多意見要改選投票安排,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會著手研究,包括法律和實際安排。

她又指,這是內地港人的訴求,激發政府探討、研究內地港人投票。在內地拿了港澳居民居住證的短短一年接近 30 萬人。她自己每次到內地,「無論北京、成都、上海、廣東,都看到香港人說『我們很關心香港,跟香港有連繫,點解不能投票?』」

稱施政報告提中央 出發點關心港人

林鄭月娥指,中央大力支持的 7 方面是政策方向,非一次性,為香港長遠經濟、民生發展開創新方向。有記者問及施政報告不斷提及大灣區、中央支持,會否予人感覺面向中央大於港人。林鄭指,「施政報告每一處提中央,出發點都是關心港人。」而她向中央爭取支持,幫手融入大灣區及國家發展,出發點亦是因為香港人。

被問到是否以後每年發表施政報告,政府都要先上北京請示。林鄭月娥表示,今年是特殊的情況,香港經歷多重的打擊,如社會動盪、國安法實施後遭美國制裁、疫情等。因此她提出一系列措施希望北京回應支持,因此促成是次訪京,「不存在每年到北京行一轉」。

施政報告提及多項大灣區政策,包括中央將在年底前全面落實 24 項粵港澳大灣區措施,推出 2000 個「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名額。林鄭月娥指,大灣區是香港未來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的重大契機,「(如果)我們的青年願意跑到大灣區內地城市,他們有大量,可以說是無限的機遇。」

她指,雖然香港一般比較自由開放,但現時政府會更積極,推出計畫措施來吸引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去就業、發展。

稱提高教師質素非政治篩查

林鄭月娥又指,通識科自10 年前推出以來爭議不斷,近年看到這麼多中小學生違法違規而被捕,令人擔心他們在學校課堂接受甚麼教育。她強調非將所有問題歸究通識科,但進行改革目標如施政報告提到建立穩固的知識基礎、聯繫不同學科的知識等。至於如何改革,科目會否改為合格不合格的評核模式,詳情會由教育局局長公布。

施政報告提到要從入職、培訓及管理多方面着手,提高教師質素。她否認做法是政治篩查,但她認為教師應為維護一國兩制,支持香港特區及中華人民共和國。

施政報告中提及,18歲以下有悔意、非嚴重罪行的被捕者,警方可以警司警誡或簽保守行為處理。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解釋,這樣寫是因為「心痛」年輕人,希望「傳遞到我哋係好關心佢哋」,呼籲被捕人士的師長、朋友應該鼓勵他承認自己犯錯。(另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