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施覺民(James Spigelman)9 月 2 日辭任,政府昨日(18 日)刊憲指特首林鄭月娥撤銷施覺民委任。澳洲廣播公司引述施覺民表示,辭任「是同國安法的內容有關」。英國保守黨前黨魁施志安(Iain Duncan Smith)認為,事件反映在北京及國安法的陰霾下,正直的人已被置於無法容忍的機制中(exposing decent people to intolerable structures)。
施志安向《悉尼先驅晨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表示,現在的問題是,這些獨立的法官在多大程度上會為極權主義政權做掩飾工作。他認為英國需要審視英國法官在香港終審法院的工作安排,並形容香港目前的情況是把正直的人置於無法容忍的機制中,這是英國或澳洲等司法獨立的地方不會出現的問題,必須立即處理。
英國下議院外交事務專責委員會去年 11 月發表報告指,反修例風波顯示香港法治受威脅,關注英國法官在港終審法院的工作會否影響英國聲譽,建議英國及英聯邦國家評估情況。外籍法官在香港司法向來扮演重要角色,因為要國際承認香港司法系統屬高水平,就要有具國際聲望的法官在司法系統當中。
路透社報道,香港大學法律系教授楊艾文(Simon Young)表示,港府應盡快公布負責審理國安法案件的法官名單,以消除外界對外籍法官不受歡迎的揣測。他說,政府必須公開表明仍然支持外籍法官在香港司法系統中的角色。報道又指,部分大律師表示,相信有其他資深法官亦正為自己的未來打算。
英國正審視目前派兩名法官在終院任職的安排
今年 7 月,英國最高法院表示,正同英國政府評估英國法官在香港終審法院的工作。當時英國最高法院院長兼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韋彥德(Robert Reed)表示,國安法條文引起關注,其影響要透過實踐來驗證,而英國最高法院是否維持協議,繼續指派兩名法官在終院任職,要視乎香港能否維持司法獨立及法治。
在 1997 年回歸後,英國樞密院喪失對香港的終審權,當時協議由英國派出最高法院兩名法官來港捍衛法治。除了韋彥德之外,英國最高法院前任院長何熙怡(Baroness Brenda Hale)均任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
澳籍法官范禮全:留任是相信港司法獨立 若想法改變會離任
香港終審法院另一位澳洲籍非常任法官范禮全(Robert French)向澳洲廣播公司表示,自己非常敬仰終院首席法官和其他常任法官對維持司法獨立的承擔,他會繼續留任以示支持,他相信他們有能力做到,但假如這個想法改變,他會離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