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公關的刻意安排下,「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在鏡頭前憶述「刻苦」回憶,當中尤以「穿紙尿片論」「推遲婚期說」最為出眾,普羅大眾聽後不禁莞爾而笑。相較之下,由疫情爆發至今,一直在前線努力搏鬥的香港醫護人卻萬箭穿心,在林鄭月娥的詆毀下,卻只成了「別有用心之士」,受盡抹黑。
在政府眼中,內地專家盡是精英,香港的卻是區區「所謂專家」。由新冠肺炎爆發至今的整個抗疫的過程,政府以及建制陣營對於香港專家毫不尊重,當專家的意見不配合政治主旋律時,輕則漠視,重則發動群眾批鬥專家。
林鄭月娥早前在《鳳凰衛視》的訪問中,說自己「不擅長政治,只懂得管治」,但在全民檢測一事上,為配合「中央協助香港抗疫」的劇本,刻意將醫生的正常質疑醜化為「抹黑」,同時將矛盾拉高,將「市民」與「專家」刻意對立,再拋出「與全民為敵」的官話,以黨報、新華社的級數去攻擊流行病學專家的意見。
網絡上有句說得好:「如果產品是免費,你就是產品本身。」(If the product is free you are the product.)「免費」檢測去到最後,就是全民公投,對腐朽不堪的政權,投下不信任的一票。這也難怪林鄭月娥與陳肇始兩位化身「跑數專員」,剷除「擋」在路上提出合理質疑的專家,不斷力銷全民檢測,就是為了迎合主子的意旨,跑好盤數。
袁國勇就《明報》文章致歉、何栢良請辭商台訪問環節、藍營對馬仲儀的誣衊,只是開端,不會就此完結,目標就是所有專家權威都服膺於政府,配合政權,化為木偶公仔,隨伴政府笛子翩翩起舞。如果不信,大可以參考林鄭月娥質疑周永新教授學術水平一事。
「抑香港,揚內地」的做法,猶如項莊舞劍,志在沛公,也就是試圖重新塑造沙士後所謂「北京開放自由行救香港」的論述,素有政府憲報之稱的《星島日報》更是明顯,其「雷霆救兵」一說更是畫公仔畫出腸,勿視政府封關不力,任由海員自由出入而造成第三波疫症爆發,強行吹奏內地檢測人員的所謂功勞,再次突顯港府政治凌駕抗疫的荒謬做法。
英國政府在抗疫期間,鋪天蓋地的宣傳念茲在茲都是保護 NHS,民間在封城期間亦有多次 “Clap for Carers” 的活動,首相 Boris Johnson 在公開場合多次感謝醫護人員,在「死過翻生」後,更為剛誕下的兒子以曾救治他的醫生名字 Nicholas 命名,讓國民感到由政府帶頭對 NHS 及醫護人員的尊重。姑勿論是衷心感激還是公關技巧,香港高官只可以瞠乎其後。
政府至今任何施政均難以贏得民心,著實與人無尤吧。
在此衷心祝願「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盡快換好尿片,離開香港,好走不送。
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