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胆叫板习近平 ?李克强一句话将中南海分歧摆上台

0
2014
李克强出巡视察水情,官方电视未见报道,实属罕见(微博截图)

【2020年07月21日讯】中共政府网日前刊登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讲话,要求地方政府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并强调「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做什么事一定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这段话被认为是批判习近平的能力。

中共政府网的「总理」栏目7月17日刊登题为「李克强:这笔钱决不允许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一文,内容是李克强在7月1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的讲话。李称,要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投向,决不允许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李克强又强调,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都要用在「六稳」和「六保」上。他说: 「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严峻形势,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凝心聚力办好自己的事,办好急需的该办的事。就当下而言,就是要办好『稳』的事、办好『保』的事」。

李克强还批评说,「有一些地方,对某些不是老旧小区、也不属于棚户区改造的区域,说拆就拆,说是为了城市美化,但从不考虑钱从哪来,造成财政的巨大负担……。」

最后,李克强又意有所指的说,「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做什么事一定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这段话被认为中南海分歧再次摆上台面。

《看中国》分析说,中共高层内斗传闻不止,在习近平力倡「中国梦」,拼命想对外扩张、其亲信蔡奇在北京驱赶「低端人口」,偏遇中国近期内忧外患,经济下行压力沉重,身为国务院总理的李克强则要求地方政府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不能对一些老旧小区「说拆就拆」,造成财政巨大负担,更强调做什么事一定要量力而行。引发联想。

自由亚洲「夜话中南海」专栏刊文说,确实,仅从李克强毫不留情地强力指责地方上的「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的角度分析,很容易令人联想到是在不点名地批判掌管北京市的习近平亲信蔡奇的所作所为。

岂止是去年的强行驱逐「低端人口」,更还有今年的在地摊经济问题上与李克强公开唱对台戏……。

而李克强「量力而行」 的感慨,更是说者也许无心,但听者有意,确实会令外界联想起习近平对中国国力的「不自量力」。

两个多月前,李克强在中共两会结束后的记者会上,说出了「6亿人口人均收入仅有一千」的实情后,有媒体以「李克强为什么要戳穿一个巨大华丽的泡沫?」为题,认为李克强此言如同丢下一颗超级核弹,冲击波至今不散。

李克强的话也打醒了许多中国人,有中国网友直言,疫情之下,距离今年底只剩几个月了,还有6亿人怎么脱贫啊?

「夜话中南海」专栏说,承认中国还有许多穷人,不是耻辱,但需要一种勇气。在中国近年浮夸风大盛,厉害国论调四溢,以及习近平带头追梦的大环境下,李克强说出这句话,是需要一点胆量的。

文章认为,出如此熄火的话,其实很严重,不把这个梦戳破,李克强是害怕等到梦化成泡沫,到时候就来不及了。这就是为了什么?李此言让许多中国人大吃一惊。

接着,李克强7月6日在贵州铜仁视察又说了大实话。李说,「我沿途看到很多闲置的厂房,政府完全可以支持企业利用起来,进一步扩大生产。要多招一些当地的农民工兄弟姐妹。」

有评论说,李克强的话形同证实当地不少制造业的生产线仍处于停顿状态,也反映中国经济在疫情过后,尚待大力提振的现况,并再一次泄露了中国经济挺不下去的机密,实际情况非常糟糕。这样一来,习近平一再强调的全面脱贫和小康社会能达成吗?

不过,对于是否存在习李斗,法广质疑,其实从习近平上台反腐清除所有潜在对手直到废除国家主席任期制,李克强早已不是对手。现在的冲突,主要是因为在施政方面,习要面子,李要里子。(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