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传统故事】:这两位高人的相貌、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0
1235
【传统故事】:这两位高人的相貌、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明德合成)
【传统故事】:这两位高人的相貌、表现,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明德合成)

【明德原创】作者:程若松/编辑:李文涵

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中,载了一些孔子说的话,其中有一段是:“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把其译成白话,大意是说:“我凭言辞论人,错评了宰予,我看相貌论人,错评了子羽。”您想,连孔子这样的圣人都被表象给迷惑了,一个常人又会怎样呢?尽管如此,我们无须担心,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下面两个故事能开启我们的智慧。

一、胸阔智高的晏子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后期齐国人。先后辅佐齐灵公、庄公、景公三君,长达半个多世纪。尤其在景公时,以齐国之局势,大夫们专权,田氏家族势力强大,景公又是个昏庸之君,竟然能维持近六十年的统治,而且齐国还能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这完全是靠晏子这位杰出的政治家的辅佐。比颜值,其低人一等;论智商,其高人几筹。

一次,晏子出使楚国,楚国人因为晏子矮小,就在大门旁边特地开了个小门让晏子进去。晏子止步不进,说:“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门进入;今天我出使楚国,不应该从这个门进去。”因此,迎宾的人不得不改道,让他从大门进去。

一次,晏子出使楚国,楚国人因为晏子矮小,就在大门旁边特地开了个小门让晏子进去(网络)
一次,晏子出使楚国,楚国人因为晏子矮小,就在大门旁边特地开了个小门让晏子进去(网络)

见了楚王,楚王便说:“难道齐国没人了吗?竟然派您来充当使者。”晏子答道:“齐国的一个临淄城就有几千户人家,人们张开袖子就遮成了阴天,挥洒汗水就形成了大雨,肩并肩脚连脚地大有人在,怎么会没人了呢?”楚王说:“既然是这样,怎么会派您来呢?”晏子答道:“齐国派遣的使者很有讲究,是根据每个人的品行来安排其所适宜访问的君主,不贤良的人就被派遣出访不贤良的君主。我晏婴最不贤良,所以最适宜出访楚国。”楚王一听,苦笑着说:“对于圣明的人绝不能和他开玩笑,寡人这是自讨没趣啊。”

二、治郡有方的龚遂

西汉宣帝刘询即位之后,渤海附近的郡县闹饥荒,无以为生的灾民们纷纷起来造反,而无能的太守控制不了局面。对此现状,宣帝不得不重选一位有能力治理渤海的人,丞相和御史一致推荐原昌邑王郎中令龚遂,宣帝三思后,接纳了荐举,任命龚遂为渤海太守,并召见了他。

宣帝一见龚遂,心就凉了半截。龚遂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了,身材又瘦小,相貌还有点丑陋。宣帝根本就瞧不起眼前这个龚遂,于是轻蔑的问:“龚君上任后,打算用什么方法平息郡中的盗贼呢?”

龚遂回答说:“远离京师的海滨地区,从未受过圣人的教化,那一方的百姓挨饿受冻,官员却不体恤他们,因而逼得陛下的子民偷了陛下的兵器在池塘里戏耍罢了。陛下,您现在打算派臣去镇压呢,还是安抚呢?”

这一席话,让宣帝的心里顿时乐开了花,说:“寡人选用贤良,就是为了安抚百姓啊!”

龚遂说:“臣听说治理作乱的百姓不能急躁,要像整理乱绳一样,得慢慢来,这样才能治理好。希望丞相、御史别用老规矩约束臣,以便臣能见机行事。”

宣帝不仅答应了龚遂的请求,还额外赏他黄金,安排车辆送他出发。

这一席话,让宣帝的心里顿时乐开了花,说:“寡人选用贤良,就是为了安抚百姓啊(《明皇会棋图》局部)
这一席话,让宣帝的心里顿时乐开了花,说:“寡人选用贤良,就是为了安抚百姓啊(《明皇会棋图》局部)

龚遂一到渤海郡界,郡里得知新太守到了,就派军队去迎接他。龚遂先让军队回去,紧接着命令所属各县将追捕盗贼的官吏统统撤回,凡是手持农具的都算良民,官吏不得追究,手持兵器的才算盗贼。龚遂独自一人乘车来到官府,此时,郡中一片安宁。造反的灾民们解散了;很多结伙打劫的人,听到新太守的命令,立即散伙,扔掉兵器拿起了农具。就这样,渤海郡的盗贼全部平息。龚遂又开仓赈济灾民,选用品行端正的官员来安抚管理百姓。从此,这里的百姓开始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上述故事,至少让我们看到并明白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样的道理。

责任编辑:李文涵

版权©️归明德网所有如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