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下的國際線,更需策略和創造力

0
522

在美國國會休息、英國忙於脫歐、疫情阻礙外訪演講之際,國際線可謂處於休兵狀態,除了負責解說分析香港、中國發生的事情,都沒有太多可發揮空間。因此,我也在這段時間好好整理了過去半年的工作,也花了不少時間在長遠計劃上,把握在相對閒暇的時間籌謀未來工作。

回顧過去半年的國際線工作,首先必須要重回到我在十月發佈的《2020 民間外交路線與前瞻》的八大方針,來觀察香港議題在國際政治動盪下佔據怎樣的位置,才能思考如何令它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在《前瞻》中的第一方針,就是要「搶佔中國議題話語權」,令香港示威冷卻之際,卻仍能保持國際的曝光率、認知度,以及在所有人聯想中國議題時,首先就要想到香港的抗爭。無疑,在這個層面上,香港過去半年的民間倡議是成功的 — 無論是最近談論中歐貿易協定,還是在澳洲與中國之間的磨擦,香港議題都是各國談及為何對華政策強硬、關係轉差的重要因素。

另外,在談及中國議題時,媒體除了會訪問「中國專家」或中國維權人士外,也會尋找更多香港面孔。例如我在最近便替一些報章進行中國預測,以及評論最新的馬雲事件,這些都令香港人的聲音出現在長期處於媒體雷達的中國議題內,提醒著大家這個城市的重要性。

另外,在「聯歐抗中」、「營造跨黨派支持、促進共識建立」的方針上,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度。雖則以德國為首的歐盟仍然與中共抱持曖昧狀態,以對沖策略應對中美對峙的困局,但無可否認,2020 年是歐洲對華態度嚴重惡化的一年。在德國總理默克爾任期完結後,我們可以期望德國對華政策會進一步強硬。回過頭來,在過去半年,我先後與英國執政保守黨的內政大臣、亞洲事務大臣會面,亦與在野工黨的影子外相、影子亞洲事臣大會保持緊密溝通,在一些重要的政策推動上,這種跨黨派的聯繫有助增進政界各方的溝通和認知。未來在 BNO 平權政策、對中港官員制裁等措施,我們可以預見會有更多朝野雙方的支持。

能被稱為「國際線」的活動種類繁多,小則在網路貼一張「光復香港」的照片,大則舉辦海外聲援的遊行示威集會,都是替我們建立影響力的一步。雖然推動國際轉變的政治能量大多是來自香港本地的抗爭運動,但如何更有效地將這些手足的付出轉換為實質的改變,則有賴各方面的配合,包括在國際層面上,如何更有效率、策略地將訊息傳遞到世界每個角落。我不認為「國際線」是 game changer — 實際上,我也深明地緣政治、大國博奕中,我們面對的局限以及乏力。但無論是順水而行、還是逆水行舟,都是需要不停地划艇,調整方向、努力向前。假如因為前景不明朗而放棄改變的機會,必然是更得不償失。

很多記者都會問我:會害怕在若干年後失去影響力嗎?我也會回答:我不怕。身為一個從政者,我的目的是要帶來改變,哪怕只能向終點邁進一小步的改變,而不是為自己累積名氣、影響力。假如我的影響力下降,那就必然只有一個原因:我的工作無法取信於人。這個時候,有更具能力的人取而代之,自然是值得喜悅,為何擔憂呢?同理,如果是自己倦怠無力,或是喪失鬥志,那麼我失去大眾的支持,其實並非一件壞事。只要我仍然專心致志、為香港而籌謀,猶如枯井取水,即使在乾涸的土地上,仍能挖到能滋潤生命的泉水。

香港國際線工作的潛力,其實有待各人主動佔據戰線的每一環,從經濟、文化、倡議,甚至宗教等方位入手,才能百花齊放,累積影響力。國際線不是「做不做」的問題,而是「如何做」的問題 — 香港的離散社群愈來愈龐大已是事實,這正是我們該凝聚和動員的一群。在看似僵局的狀況,想像力便變得更重要。我們需要的不是感到無力,而是學會變得「飢渴」,在僵局之間,尋找令「香港」變得更立體、更實在的可能。

 

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