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明文苑】君子必守信

0
835

作者:贯明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今中外的正人君子都是重诚守信之人。在中国古代,诚信曾是无数人修身立世的信条,有许多正人君子为了一 个「信」字可将生死置之度外。 「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及「一言九鼎」等成语,反映了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信用、信誉的重视。在古代中国人眼里,诚信无价,凡正人君子必信守承诺,言而无信必是小人所为。关羽虽是一介武夫,千百年来却备受世人敬重,不是因为他的武艺高强,而是因为他是一个重诺守信的正人君子。

东方的圣贤们在诚信方面的思想也所见略同。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孟子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李白曾在诗中写道:「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古往今来,坚守诚信都是为人处世、从政经商的通理。西方的《圣经》中也说过:「诚信比财富更有价值。」

唐代大诗仙李白曾在《长干行》一诗中写有这样的诗句:「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这两句诗其中包含了两个凄美的故事:诗中所说的「抱柱信」,是说一个叫尾生的男子和一个淑女,一天在桥下约会。到了约会的时间,女子还没有来,河里就开始涨水了。尾生为了不失信义,坚持等待,抱住桥柱,直至被淹死。 「望夫台」讲的则是一位妇人丈夫在外,约定日期回来,但是归期到了,丈夫还没有回来,妻子总是站在高高台上,眺望远方,等待丈夫归来,最后化作一尊石头,长久地屹立等待。

在春秋战国时代,地处中原的魏国并非诸侯当中的大国,却使四方贤士云集而来,立足于世数百年而不衰,这都得益于魏文侯的守信重义。据史书记载,有一次,魏文侯与群臣饮酒时,极得宴饮之乐,这时候,天上突然下起雨来。他却罢酒命驾,要到郊野去。左右劝他:「饮酒正尽兴,天又下雨了,您去郊野干什么呢?」魏文侯说:「我因与山林之人有打猎的约会,不能失约于人。」魏文侯对这样的生活小事都能有信必守,无怪乎四方贤士都乐意为之效命。

清朝时,苏州吴县有个叫蔡林的商人,以重承诺、讲信义著称。有位朋友把千金寄存在他家,没有留下任何凭证。不久,这位朋友病故了,蔡林就把朋友的儿子叫来,交还这笔重金。朋友的儿子不愿平白无故地接受这千金之资,便说:「没有这回事,这么多的金子能没有个字据吗?再说,家父生前从未对我提及这件事。」蔡林听了,笑了笑说:「字据在我心里,不在纸上,这是因为你父亲了解我的缘故,所以他没告诉你。」其坚守诚信的形象,可为世人楷模。

观古思今,中国大陆经过了中共邪党七十年的谎言与暴力统治之后,已使坚守诚信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消失殆尽。其实不管关于诚信的说教再多,如果一个国家的政府或一个家庭的家长经常自食其言,那在这个国家或家庭中就会形成一个互相欺骗的环境,最终结果必是害人害己。身教胜过言传,作为一个正人君子,理应言出必行,信守承诺。取信于天下人,那就是树立了自己的信誉与威德,必能受到世人的敬重。

 

版权作者所有,授权明德网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