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正專欄】生活篇:《再訪金門 》

0
1012

【明德原創】作者:潘國正

四月來時,疫情還是二級,遊覽車一車又一車的來。這次是三級,建功嶼的人潮真是天差地別,幾乎沒人!

建功嶼是金門十景之一,又名鰲嶼、珠嶼或董嶼,位於浯江溪口,是個面積僅500平方米的小島,是金門本島與烈嶼(小金門)間的重要衞哨。

建功嶼島上有昔日國軍留下的堡壘,哨崗或空蕩蕩的炮台中,眺望遠方對岸,1949年國軍於島上建立了據點,嚴控金烈水道,在60年代把它改名「建功」。一直屬軍事管制區,2002才開放觀光。

建功嶼特別之處,是漲潮時獨成一礁,退潮時卻會現出一條石板道,連接金門本島,在每天乾潮前後約1.5小時內,都可沿此路徒步登島。

夕陽下再訪摩西分海-建功嶼。要先查一下什麼時間退潮,潮退時,可以看見潮間帶豐富的生物外,還能沿著石板道登上建功嶼,又被稱作金門版的摩西分海。與法國的聖米歇爾島相似!

這個創作,是2013年金門創作藝術節《島嶼。劇場》,邀集五國17位藝術家,在金門各地展現創意能量。其中長期關注自然生態,連續三屆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芬蘭籍藝術家、建築師馬可‧卡薩格蘭,選擇在建功嶼作為公共藝術展現場域,設計名為「牡蠣人」作品。

馬可‧卡薩格蘭的作品「牡蠣人」,佇立於自大金門島出發步下,前往建功嶼石板道兩側退潮時的〈牡蠣人〉高約六米,漲潮時的海水淹至〈牡蠣人〉腳部,高約三米。

藝術家在作品設置前實地旅行金門,看見金門海濱採石蚵牡蠣人,品嚐每日歷經二次的漲退潮淬煉後的鮮美石蚵料理。

藝術家表示,初到金門時見成堆牡蠣殼的光芒,聽居民說牡蠣殼可當肥料,品嚐牡蠣和蚵仔麵線的可口至極,並在傳統聚落建築材料中見到牡蠣殼蹤跡。對他而言金門如同肥腴牡蠣,居住其間的人們就是採收石蚵的牡蠣人,對金門來說是特有歷史悠長的在地知識。

〈牡蠣人〉象徵現代人和大自然生機間相依的關係,人如石蚵,是大自然循環間不可切割的一部分。在創作材質的選擇上,當藝術家行旅至建功嶼,看見海面上一根根過去為「反登陸」而設立的軍事軌條砦,這些剛硬的鋼條,在時間的推移下最終也被牡蠣佔據了。

藝術家選用如軌條砦的材質/鋼鐵,作為創作質材,期待在水波潮汐間牡蠣將再次柔化鋼材,佔據〈牡蠣人〉使之化作自然景觀的一部份。同學的評價是:完全接地氣又具國際級景觀水準!

叫了一碗蚵仔麵,哇満滿的蚵仔,一碗80元,也發現我的同事李金生,101年9月1日報導過金門十大名店,巧味香餐廳是其中之一,地點就在邱良功牌坊附近!

再訪建功嶼!仿佛法國的聖米歇爾山!夕陽真美。

短租和一般住宿,價格不同,服務也不同!牙刷牙膏自備外,衞生紙、冼髪沐浴乳,用完自備,自然打掃房間和整理都必須自己來,這要有心理準備!

一個月不到一萬元,包水包電包網路包第四台,每天睡到自然醒,提供飯店式的設備,早餐自備,有什麼好抱怨的!

昨天再去摩西分紅海的建功嶼看夕陽,拖鞋沾滿泥砂(所以肉鞋不行,會滑倒),回到民宿都是砂子,今天就自拿掃把掃地囉。也把垃圾分類拿下去自己處理。

潘國正簡介:

現任台灣科技生活新聞網總編輯,前IC 之音 FM97.5 副總經理,曾任國立清華大學、中華大學講師。余紀忠時代的中國時報、中時晚報記者、特派員。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系碩士畢業。華東師範大學訊息技術學系博班課程修畢。

潘先生還拿過三座廣播金鐘獎,還有包辦金鼎獎等無數的新聞獎,還寫了10多本書。

喜歡逛街(看東看西/城市觀察),喜歡旅遊(寫東寫西/文化采風)。

 

責任編輯:李文涵

(明德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