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的布言布语】手作的流行

0
2236

文:桔梗

前阵子和妹妹聊天,聊到「手作的流行」这个话题。

仔细想想,手作的确就像追星、追剧、服饰……一样,也有一阵一阵的流行,真是个有趣的现象呢!

如果喜欢手作的朋友可能有看过一套「美劳教育」出版的书,约莫二、三十年前出版的,一套10集,内容包罗万象,有纸花、纸娃、藤编、刺绣、布娃娃……等等。这套书算是我小学时期最珍藏的一套书了!每次它出新书时,总是迫不急待的去手工艺品店买材料自学自做。陪伴我很多美好的时光。

而手工艺品店也必须跟上「流行」,跟着卖藤编、卖刺绣……的材料。店长也要跟着流行趋势,一直不断学习,将每种技能学起来。也真的不容易!

当下的流行也会反映在图书上。看书店「手工艺品类」放什么书,就知道现在流行什么了。 (可惜现在书局一间间倒了😢)

接下来提一项「曾经盛行一时,现已衰退」的手工艺——中国结。

我接触中国结大约是二十年前小学五年级时。当时在手工艺品店看到中国结的书,当下惊为天人!觉得怎么有这么美的东西!因此开启我的中国结自学之旅。当时我住在台北,记忆中,台北有几家「专卖中国结」的店,店里陈列了大大小小精美的结艺作品。现在则几乎看不见了。手工艺品店也一定找得到各式各样的结艺材料、各种线、珠、流苏……等等。

国中时期的中国结作品。因是习作所以没有加流苏,也许找时间也可以帮它们加一下。(图:桔梗)

不过大约过了几年(我的国高中时期),开始下一波大流行——串珠。此时手工艺品店的橱窗开始摆满了各式串珠作品,店内也放了各式材料。

中国结感觉也渐渐没落了。其实还是有,只是不如以往的盛况了。

不过我自己的观察,后来结艺似乎走向另一条路线。浓厚中国味的作品少了,但后来也出现了手环编织、或是其它地区的编结手法。作品的呈现也有很大差异,比较自然风,或是更亲近人的饰品、实用小物。

当手作流行起来,也会经历一段技巧成熟期。

我第一次听到羊毛毡是在我的大学时期。说实话我一开始并不喜欢它,有没有想「跟上」这波流行。原因是因为我觉得它「毛毛的」、「轮廓好模糊」啊!但羊毛毡似乎这十几年没有衰退的趋势,反而技巧越来越成熟,市面上呈现的作品越来越精巧、可爱了!

这时我就有个想法……哪些手作是盛行一时,哪些是经历时间的考验,历久不衰?

大家也跟我一样经历过这些手作的流行时期吗?
☘️剪纸、中国结、藤编、纸花、捏面人、面包花、轻黏土、铝线、拼豆、袜娃……
而我想到最历久不衰的:
☘️毛线、刺绣、拼布、袖珍艺术……

影响一个手作能持续被人喜爱的因素又是什么呢?
或是你还有想到我没有想到的手作项目吗?
有什么想法欢迎一起留言讨论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