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7日讯】3月初登场的中国全国人大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进行10年总理任内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而可望接任国务院总理的李强,则将在人大会议结束后首度出席总理记者会,面对中外媒体。
今年中国全国「两会」中的全国政协会议将先于3月4日开幕,全国人大会议则于3月5日开幕。因此,李克强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被外界视为他在国务院总理任期内画下的句号。
由于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适逢中国政府首长换届改选,李强在会中可望被选为新任国务院总理。因此,依例于人大会议闭幕后登场的总理记者会,就将成为李强的处女秀。
香港01报导,李克强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是外界观察中国经济的一扇「重要窗口」。此前,李克强曾于2月3日及6日,分别主持召开国务院第8次全体会议及各界代表座谈会,征询各方对今年报告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他也对过去1年、5年、10年都进行了总结,被认为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总基调。
李克强对于过去一年中国的经济状况总结说,面对极其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发展取得「极为不易的新成就」,「经过艰辛努力,稳住了经济大盘」,「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对于自己过去10年的任期,李克强则说,这10年中国经济年均成长6.2%,实现「中高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年度涨幅没有超过3%。
但根据报导,李克强也谈到了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隐忧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国内「稳增长、稳就业」任务艰巨,「一些结构性矛盾显现,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挑战」。
他并提到,企业特别是消费服务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困难较多,总需求不足仍是主要矛盾,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面临诸多风险挑战和不确定因素。
报导认为,对即将卸任的李克强来说,任内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认可」、「差距」、「不足」并存,「尽了最大努力」的报告。
除了征求「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综合中国媒体报导及网路讯息,李克强23日前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视察,被外界视为「告别之旅」。
其中,李克强在离开国家发改委时告诉在场员工「要坚持改革开放」,「发展是第一要务,改革是根本动力」,要继续做「发展的实干家、改革的攻坚者」,获得热烈掌声,一度引发外界联想。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