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台中的小美(化名)雖然不到40歲,但3、4年來飽受耳鳴困擾,不但生活受影響,連帶的工作換了好幾個,為了求醫儼然成為醫療人球,徘徊於耳鼻喉科、神經科、精神科或中醫科間,就診時,老是會問醫師:“耳鳴會痊癒嗎?”“耳鳴是絕症嗎?”。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主治醫師陳建志指出。
在沒有聲波經由外耳及中耳傳入內耳的情況下,反而聽見聲音,稱之為耳鳴。眾所皆知,此病看不見也摸不著,着實難以診療,但是只要找出病因並且對症下藥,耳鳴並非絕症。

衛福部定耳鼻喉科神經科雙專科醫師陳建志觀點表示,依據聽力、腦波及相關檢查,耳鳴可以分成三大類:
代償性耳鳴
又稱之為“聽障性耳鳴”,乃聽覺接收功能不良,例如外耳道阻塞、中耳腔出現積液、耳蝸或是聽神經功能受損等。
陳建志醫師說,代償性耳鳴的病因是,當人體感受不到環境中應有的基礎音量時,腦幹遂啟動代償機制,減少抑制效應,耳蝸中聽毛細胞加強擺動,聽神經細胞元加強傳導,耳蝸神經核加強放電,設法去強化已減弱的聽覺訊息。就像我們在聽廣播時,如果主持人講話太小聲,我們把音量調大,此時連帶的頻道內所有的雜訊噪音也就跟着放大。

這類型的患者在治療時,需藉助輔具也就是助聽器,去彌補缺損的聽力,但目前只能對一般頻率處進行選配。
發炎性耳鳴
另外一種耳鳴就是所謂的“發炎性耳鳴”,這是由於我們的耳蝸或聽神經並無痛覺神經,一旦受到發炎物質的刺激,便會發出警示訊息,變成聽覺,例如過敏性耳蝸炎、感染性中耳炎或病毒性聽神經炎等。治療上就需藉助抗生素、副腎皮質素、消炎止痛藥或抗組織胺,消除發炎之後耳蝸或聽神經就不會再發出警訊,耳鳴也就不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