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传文化】「里」怎样开创华夏文化?古人如何步测里程?

0
539
周代以「一里見方」建構「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安定、和睦的生活。(pixabay)

【2020年07月09日讯】「里」是古代距离长度的单位,为什么也是故乡的代名词?其实,不管是度量距离的「里」,或是代言故乡的「里」,两者是有一个共同的、古老的起源,而且在后代,「里」持续发挥着很大的文化效力。那么,这源头在哪呢?找到它,你会发现「里」的重要性,真是无法计量啊!

从古代以来,「里」是故乡的代名词之一,例如:南朝梁.江淹《别赋》吟「割慈忍爱,离邦去里」,他说的里就指故乡、居住的地方。现代的地方政府将「里」作为都市的行政区域之一,沿袭自周代的井田制度和地方户籍制度。周代「建步立亩」正经界、立井田,就用了「里」作为重要的度量和组织单位。

《周礼.地官司徒》制定「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二千五百家),五县为遂,皆有地域,沟树之」,其中的邻、里、县的地方组织名称,现今都还沿用。周代的井田制还详细规定了各区域的大小范围,以「一里见方(即平方)」为邻里的基本构成单位,由此建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教化齐同,力役生产得平」,井井有序的美好生活。

《汉书.食货志上》详载了周代这种以里为基础的安民之道:「理民之道,地着(*安土)为本。故必建步立亩,正其经界。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亩,公田十亩,是为八百八十亩,余二十亩以为庐舍。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则救,民是以和睦,而教化齐同,力役生产可得而平也。」

在一里一井田中有25家人构成里邻。 《说文解字》说「里,居也。从田从土」,就等同于周代一个「井田」的概念。

那麼以現代的公制來說,一里有多長?

你也能步測里程。 (pixabay)

里若用於距離長度的單位時,實際是多長呢?《韓詩外傳.卷四》說「廣三百步,長三百步,為一里」[1] ;《孫子算經》說「三百步為一里」(*指周制)。三百步為一里,一步六尺。周制一尺約當0.231公尺,一里則相當於415.8公尺。

這裡順便說一說這一「步」,它不是虛構的概念,而是實際的步測。只是,個別人有各自的步幅長度,所以要避免紛爭就必須統一度量衡,所以公家要「建步」,也就是給「步」定一個統一的長度,以六尺作為一步。周代古人的一步換算成公制,相當138.6公分,這和今人的步幅是相當的。怎麼說呢?根據古代的字典《孔叢子.小爾雅.廣度》(東漢著作)說的「跬,一舉足也;倍跬謂之步」,也就是踏出一腳稱「跬」,合上另一腳再向前踏稱為「步」,你實際走一走、量一量,就知道周代以人身之「步」導出「里」來作為距離長度的基本單位,真的非常實際又實用。

從上述中可以看到,在周代,「里」和井田制是同時存在的一個必用的計算、描述單位,可以表達長度,一里300步,又能表達面積,即一里見方(*一平方里)為井,圍成井田,構建社會、國家的礎石,井井有條,條理分明。[2]

西域天山去長安多少里路?也可以步測。(pixabay)

「里」可以是一個大而化之的描述,像是莊子的懷大志大鵬鳥「擊水三千里」,更是一個實際的里程描述、便利的測量單位。中國史書上就這麼記載,如《漢書.西域傳》記「鄯善國,本名樓蘭,……去陽關千六百里,去長安六千一百里」、「精絕國,王治精絕城,去長安八千八百二十里」等等,若換算成自己一天腳程能走多少步,就能估計從長安出發走到那裡基本上需要多少天了。

如果你是周代的人,走國道,你的心中也能載入旅行規劃地圖:「十里有廬,廬有飲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聚積);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館,候館有積(*儲藏)。」換算成現在的公里制,走上國道大約4.2公里就有補充飲食的便利小賣店,13公里就有一處可以過夜留宿的旅館,21公里就有一個市集。而當時的人只要以「步」去推算,一概都清清楚楚的,算一算,一日中「安步當車」也能行!由此看來,周代古人的生活與「里」息息相關。在現代社會的生活中,仍然離不開「里」文化呢!

註釋:

[1] 《韓詩外傳.卷四》:「古者八家而井田。方里為一井,廣三百步,長三百步,為一里,其田九百畝。廣一步、長百步,為一畝;廣百步,長百步,為百畝。」

[2] 《漢書.刑法志》記載「殷、周……地方(*指長寬各)一里為井,井十為通,通十為成,成方(*指長寬各)十里;成十為終,終十為同,同方(*指長寬各)百里;同十為封,封十為畿,畿(*國境)方(*指長寬各)千里。」

參考書:

《周禮》、《漢書》、《通典·田制上》、《孫子算經》、《韓詩外傳》、《孔叢子.小爾雅.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