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二十四节气之一:《处暑》 — 作者:林思远

0
1234

【明德网】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时至处暑,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处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这期间天气虽仍炎热,但已经开始逐渐降温。

中国古人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雕零;“禾乃登”指的是农作物成熟,五谷丰登。

虽然处暑期间气温开始下降,但在中国有“秋老虎”,也就是气温短期内回热的现象。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一般发生在8月~9月之间。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夏季控制华北华中华南大部分地区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步向南退出,但又再度北移,形成连日晴朗少云,日照强烈的天气,气温回升到高位。副热带高压退出后,北方蒙古高原上的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向南推进。冷高压控制下的地区出现下沉的、干燥的冷空气,中国东北、华北、西北的雨季结束,开始迎来秋高气爽的美好天气。

处暑以后,昼夜温差增大,由于夜寒昼暖,农作物白天吸收的养分到晚上储存,因而庄稼成熟很快。农民加紧采摘,抢抓农时,进行水稻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有农谚云,“处暑满田黄,家家修廪仓”。此外,在一些地区,处暑前后正是采摘头茬棉花的时候,所以也有“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的说法。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祝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 “七月半”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以求避免大的农业灾害。农家还会举行各种仪式来拜谢土地爷。有的杀牲口到土地庙祭拜,有的把旗幡插到田中央表示感恩,

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期,中国沿海地区常会在此节气举行多种形式的活动,欢送渔民出海,期盼渔业丰收。另外,有些地区还有吃鸭子的习俗。 “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处暑这天,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而江苏地区,做好鸭子菜要端一碗送给邻居,正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处暑时节,白天气温虽然仍会很高,但早晚温度低,温差较大,人们应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俗话说:“春捂秋冻”,就是说在秋天时间不要一次性添加太多衣物,而是随着天气的慢慢转凉变寒酌情加衣,以增强自身抵御寒冷的能力,进而能更好地适应冬天的严寒天气。

处暑后,人体出汗相比于夏季明显减少,水盐代谢功能逐渐恢复平衡,进入生理休整阶段,机体于是出现疲惫感,产生“秋乏”。化解“秋乏”, 要保证充足睡眠,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饮食宜滋补、润燥、清淡,宜多吃西红柿、茄子、马铃薯、葡萄和梨等食物。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秋季运动可选择快走、登山、慢跑等,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要以“不累”为标准。运动时间最好选在早晚,中午由于室外天气仍然炎热,要避免户外活动。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首与处暑有关的诗词:

《闲适(节选)》(宋)陆游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

二十四节气之处暑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时至处暑,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处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这期间天气虽仍炎热,但已经开始逐渐降温。

中国古人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雕零;“禾乃登”指的是农作物成熟,五谷丰登。

虽然处暑期间气温开始下降,但在中国有“秋老虎”,也就是气温短期内回热的现象。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一般发生在8月~9月之间。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夏季控制华北华中华南大部分地区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步向南退出,但又再度北移,形成连日晴朗少云,日照强烈的天气,气温回升到高位。副热带高压退出后,北方蒙古高原上的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向南推进。冷高压控制下的地区出现下沉的、干燥的冷空气,中国东北、华北、西北的雨季结束,开始迎来秋高气爽的美好天气。

处暑以后,昼夜温差增大,由于夜寒昼暖,农作物白天吸收的养分到晚上储存,因而庄稼成熟很快。农民加紧采摘,抢抓农时,进行水稻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有农谚云,“处暑满田黄,家家修廪仓”。此外,在一些地区,处暑前后正是采摘头茬棉花的时候,所以也有“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的说法。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祝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 “七月半”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以求避免大的农业灾害。农家还会举行各种仪式来拜谢土地爷。有的杀牲口到土地庙祭拜,有的把旗幡插到田中央表示感恩,

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期,中国沿海地区常会在此节气举行多种形式的活动,欢送渔民出海,期盼渔业丰收。另外,有些地区还有吃鸭子的习俗。 “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处暑这天,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而江苏地区,做好鸭子菜要端一碗送给邻居,正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处暑时节,白天气温虽然仍会很高,但早晚温度低,温差较大,人们应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俗话说:“春捂秋冻”,就是说在秋天时间不要一次性添加太多衣物,而是随着天气的慢慢转凉变寒酌情加衣,以增强自身抵御寒冷的能力,进而能更好地适应冬天的严寒天气。

处暑后,人体出汗相比于夏季明显减少,水盐代谢功能逐渐恢复平衡,进入生理休整阶段,机体于是出现疲惫感,产生“秋乏”。化解“秋乏”, 要保证充足睡眠,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饮食宜滋补、润燥、清淡,宜多吃西红柿、茄子、马铃薯、葡萄和梨等食物。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秋季运动可选择快走、登山、慢跑等,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要以“不累”为标准。运动时间最好选在早晚,中午由于室外天气仍然炎热,要避免户外活动。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首与处暑有关的诗词:

《闲适(节选)》(宋)陆游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

责任编辑:李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