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網李文涵綜合編輯】[千里姻緣一線牽」常用來形容有緣分的男女能夠打破時空的阻隔而攜手步入婚姻殿堂。不過,成語中的「一線」不是婚禮上用來挽繫新人的普通紅繩,而是神話傳說中「月下老人」專門掌管的赤繩。唐人李復言的小說《定婚店》講述了這位月老用赤繩挽定男女的一段有趣故事:
唐代有個叫韋固的人,有一次路過宋城(今河南商丘)時,投宿在城裡的南店。晚上,他看見一位老人,倚靠著一個布袋坐在石階上,正在月光下翻看一本書。韋固湊上去一看,上面的文字自己一個都不認識,便好奇地詢問他翻檢的是什麼書。老人道:「天下之婚牘(婚姻簿)耳。」韋固又問袋中何物。
老人說:「赤繩子耳,以繫夫婦之足。及其生,則潛用相繋。雖仇敵之家,貧賤懸隔,天涯從宦,吳楚異鄉,以繩一繋,終不可逭。」韋固趕緊向他打聽自己未來老婆的下落。老人翻書後告訴他,是店北頭賣菜的瞎老婆子的幼女,時年才三歲。韋固聞訊大怒,暗中派人去刺殺此女,但只傷其眉心,未能取其性命。
十年後,韋固任相州(今河南安陽)參軍,受刺史王泰賞識並將女兒嫁給了他。此女容貌很美,但眉間總是貼著花子,洗浴時也不取下。韋固怪而問之,才知道她是過去遣人所刺幼女,後被王刺史撫養成人。韋固這才知道「天意」不可違。夫妻愈加恩愛,所生子女皆顯貴。宋城縣令聽說此事後,就把韋固住過的客店命名為「定婚店」。
這就是「千里姻緣一線牽」的典故。韋固夫妻初識的宋城與後來結合的相州,兩地相距較遠,故用「千里」來形容。這個故事讲了赤繩繋足、姻緣天注定的觀念。後人將牽紅線的老人稱為「月下老人」。
月老诗
吾乃清风逍遥神,纵鹿寻天伴月魂。
缠缠绵绵做琴韵,甜甜蜜蜜化酒醇。
世人皆道情爱苦,谁人见之避三分。
若能渡得天仙配,不枉吾发月老吟。
月老吟
灵鹿车,逍遥挂。斗酒对弈桂树下。
红尘事,情人结,悲欢离合,红线手中捏。
鸾凤配,鸳鸯鸣。道是无晴却有晴。
化碟意,破镜圆,渔樵江渚,笑看百态全。
責任編輯:李文涵
(明德網編輯製作如要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