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综合】看到唐太宗玩耍小鹞鹰的时候,魏征为什么要故意把话题拉长,讲个没完?太宗要去终南山打猎,魏征去宫门口等候,为什么迟迟不见太宗出来?是谁去世时,太宗亲临痛哭,并罢朝举哀五日,并真诚地评价:「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当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朕遂亡一镜矣!」?
唐王朝,君临天下,威震八荒,其海纳百川之博大,恢宏自信之气度,无比辉煌、无比强盛,光耀古今!
唐太宗的「宰相团」几乎个个都是历史上的名相。良相魏征,更被后人誉为「千秋金鉴」。太宗与群臣们聚集在一起,共同谱就了这波澜壮阔、泱泱大风的「贞观盛世」,传下千秋佳话。
唐太宗是一个文武双全,英明盖世的能人,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他身边有两位监督他言行的“明镜”:一为长孙皇后,另一位乃忠义贤良的魏征。皇上一有过错,他们立即会巧妙地指出。据《贞观政要》一书所载:唐太宗喜欢一只小鹞子,一日正在玩鸟,魏征来了,太宗怕魏征指责自己,赶快把小鸟藏到怀中。

魏征假装没看到,故意留下来与他商谈国家大事。太宗心里虽为鸟着急,却也怕暴露,因为他信任、敬畏魏征。等魏征走后,太宗取出怀里心爱的小鸟一看,早已命归黄泉了。
于是伤心地回到后宫,大发雷霆说:“我非杀掉这个田舍翁不可!”皇后闻之,问明原委,立刻穿上大礼服向太宗行礼道贺:“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唐朝有魏征这样的好臣子,又有您这样的好皇帝,这是有史以来没有过的好现象,国家兴盛指日可待。”故使太宗渐渐平息了怒气。
智慧小语:
身体的仪表妆容,可以用镜子来观察;而自己的心态行为,就要靠别人来监督,或靠自心来反观,一旦发现了错误,就要立即改正。能得旁人监督、提醒、指出自己的过失是相当重要的,若是具有德行的智者指出你的过失时,就可以推知自己肯定有过失,应反观自己力图改正,并真诚地感谢指责自己的人,也应万分珍惜这种福报机缘。
责任编辑: 许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