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逸飞专栏】杨柳与赠别

0
957
宋 马和之 柳溪春舫图(图:国立故宫博物院)

作者:文逸飞

杨柳,是河畔最美丽的植物。古人有折杨柳以赠别的风俗,尤盛行于唐代。

在柔媚的江南水乡,远行时总是乘坐舟船,送别也往往就在江边。杨柳的“柳”字与挽留的“留”字谐音,柳条纤长随风而动,又像纤纤素手的招引挽留。折柳相赠,不只因它随手可得,更代表了一分依依不舍的情意!

相传长安城东的灞陵桥上栽满了万株垂柳,人称天下第一柳。人们往来迎送都在此桥边,于是灞桥也成了离别的伤心地点,李白〈忆秦娥〉词:“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灞桥被唐人冠上“销魂桥”的名称。

北朝乐府民歌〈折杨柳〉:“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北方男儿豪迈爽朗,是不轻易弹泪伤别的,却也借着折杨柳的动作,流露出了对家乡的思念。

柳丝飘飞,总让诗人墨客凭添许多思绪。或许,行人终究是无法挽留的吧,但无论他去向何方,舟停处,都必然看见另一个江畔同样青青的垂柳,想起相送的故人。……

那家乡的美好,伊人的痴心,千丝万缕的思念与愁绪,就这样在中国诗词中,与杨柳结合成了不可抹灭的记忆。

《独钓寒江雪》书封 ◎文津出版社提供

选自《独钓寒江雪 ─ 经典名作中的秘密 》文津 出版
明德网读者购书优惠 https://goo.gl/27qA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