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伴随人的一生,如何给孩子起个好名字,是很多父母在孩子还没有出生之前就开始思考的,有的年轻父母甚至拿起字典进行研究,说明父母对孩子名字的重视,都想给孩子起个好名字。但名字起的又独特,又朗朗上口,且有美好寓意的确实不容易。那么怎样才能起到好的名字呢?
古人怎么起名字
古人在起名字上不仅重视也很有讲究。中国先秦时期就有了命名礼,《礼记》中记载,孩子出生后和母亲有单独的居室,孩子出生的第三个月末,会选个吉祥的日子,母亲抱著孩子出来,父亲给孩子命名,然后告知亲朋好友,这孩子有名了。

唐宋之前大多是单名,汉朝皇帝几乎都是单名,如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等,三国时如孙权、刘备、关羽等都是单名。到了唐宋,特别到宋朝之后,人们名字当中开始使用字辈了。也就是姓、名再加上辈子组合成三个字的名字,三个字的名从宋一直到民国,如像梁思成这一辈是思字辈,所以梁思成的兄弟姐妹名字中都有一个思字,如梁思顺、梁思庄、梁思永、梁思忠、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宁、梁思礼。
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个说法: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所以古人们给女孩起名通常注重文雅优美,会从《诗经》中取,《楚辞》大气磅礴,往往会从《楚辞》中取男孩名,中国文化里讲仁义智礼信,所以重文的会从《论语》中取,而《周易》里有很多用兵之道,重武的从《周易》中取名。

女孩名多出自《诗经》
《诗经》是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古时女孩名多出自《诗经》,如民国才女林徽音,「徽音」取自《诗经.大雅》,「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这句诗和周朝有关,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周朝有三位开国先君:周太王、周王季、周文王,他们为周朝的开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三王的王后都很贤德,分别是太姜、太妊、太姒。
「大姒嗣徽音」嗣是继承的意思,徽音是指美德,这句诗表示太姒继承了太姜、太妊的美德,很贤慧,太姒生了十个儿子,第二个儿子是周武王,伐商灭纣,建立周朝,太姒第四个儿子周公,制定礼乐文化,影响中国上千年的文明。后来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太太,也是希望妻子能像周朝时的三太那样。
「徽音」是取自这句诗「大姒嗣徽音」,后来为了避免和别人重名,林徽因把音改成了因,林徽因是民国著名才女,她和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结为夫妻,两人都是学建筑专业,他们一起保护了很多中国古建筑。
葳蕤就出自于唐诗「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 图为清 胡锡珪《采桑女》。(公有领域)
葳蕤就出自于唐诗「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 图为清 胡锡珪《采桑女》。
再有人们熟悉的台湾作家琼瑶,她的原名叫陈喆,琼瑶是笔名,琼瑶也是出自《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意思是你送我一个木桃,我送你一块美玉,不是报答你送我的东西,而是珍惜我们之间礼尚往来的一种情义。

后来人也有从唐诗宋词经典当中,为孩子取名,如葳蕤就出自于唐诗「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
又如,有个女孩叫秦雨霏,雨霏出自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中写的是一个人离开家多年,当他归来的时候,看到漫天的雨雪纷飞,此情此景,让他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
有人叫清扬,出自《诗经.野有蔓草》「有美一人,宛如清扬」,清扬是形容女孩子美好的样子。有人叫云起,云起出自唐诗「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其中饱含父母的心愿,希望他人生中有一份豁达,淡看云烟。有人叫疏影,疏影来自于宋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所以这些诗词中的名字,读来唇齿留香,看名字就像看到了一幅水墨丹青,别有一番意境。
由此可知《诗经》里有很多很美的名字,建议可读一读,女孩子一定会起一个非常好听、优美意蕴的名字。
古人起名字很有讲究,现在人的名字也很有文化,从一份二零一九年中国人姓名报告中也可以看出当前中国人起名字的一些趋势。
现代人名字热门排行
从名字上也能看出鲜明的时代烙印,有时从名字能知道是哪个年代的人,比如热门男性名在五六十年代时有:建国、建民、建军、伟、强等,热门女性名有:英、敏、红、丽、霞等,七八十年代热门男性名有:磊、刚、涛、斌、波、亮等,热门女性名有:艳、芳、玲、娜、丹、静等。
在调查排名趋势中最前面热门的男性名字就是:子墨、宇轩、浩然、浩宇,女性则是梓涵、诗涵、可馨、一诺等。而且三个字的名字最多,占了92.9%,两个字的名字占4.6%。
三个字与两个字名的由来
古代人从名字就可以知道名取于何处,例如,古时的读书人一提到“渐”字,首先就会想到《易经》的”鸿渐于野,其羽可用”。其后会联想到《诗·衞风》中的“渐车帷裳”,《诗·小雅》的“渐渐之石,维其高矣”。以及《尚书》“东渐于海”等,从其中选取内涵不错,音律协调和其他的因素,缩小选取的范围。
那么三字和两字名字以及按辈分取名是怎么延传过来的?
唐宋之前多是单名,即姓加上一个字。汉朝皇帝几乎都是单名,如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等;三国时的孙权、刘备、关羽等也都是单名。
到了唐宋之后,在名字当中开始使用字辈了。每个人的名字是姓加这一辈的字再加名,组合就是三个字了。比如赵匡胤给自己的后辈取了二十个字,他的下一代是德字辈,赵匡胤的四个儿子分别叫赵德秀、赵德昭、赵德林、赵德芳,孙子辈是惟字,赵匡胤的孙子叫做赵惟正、赵惟吉、赵惟固、赵惟忠、赵惟和等等。

三个字的名从宋代一直到民国,像梁思成他这一辈是思字辈的,所以梁思成其他兄弟姐妹名字中都有一个思字,如梁思顺、梁思庄、梁思永、梁思忠、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宁、梁思礼。
起名随着社会的变化有了变化
一九四九年开始字辈逐渐淡出中国人的名字,因为很多的祠堂被毁、家谱遗失,到七八十年代时,起单名的特别多,现在也有很多家庭在不断找回自己家族的家谱,给孩子命名按字辈,如家庭有两个孩子,一个叫王浩成,一个叫王浩名,一听就是一家人。
现在也有家长给孩子取四个字的名,比如姓杨,叫杨柳依依,姓王叫王者荣耀,姓谢叫谢主隆恩,这些名子起的十分有个性了,据说是怕重名,的确在中国人中,叫伟的人可能就超过三十万,无论起什么名字,但起名中有讲究的事情还是要注意的。
流传起名字中的趣事
每个人的名字可能都是精心琢磨出来的,但从古至今也有相传一些取名的趣事,例如:
1.马德华的由来
人们都喜欢看《西游记》,西游记中猪八戒的扮演者马德华,原名叫马芮。一次因患病住院,他的名字被医护人员连连念错,有人叫他“马内”,有人叫他“马苗”,有人叫他“马丙”,甚至有叫他“马肉”的,弄得马芮哭笑不得,后来马芮参加《西游记》拍摄,想到这么多人不认识“芮”,干脆叫马德华吧。
2.政府管制起名
元朝有规定:汉人庶民无职者,不许取名,只能用排行、父母年龄等来称呼。朱元璋本名叫朱重八,朱元璋的父亲叫朱五四,母亲叫陈二娘。当时政府管制取名,故朱元璋本名由父母年龄相加六十四岁时所生,属以排行来命名。
3.取名不当受讽一辈子
张士诚是朱元璋的对手,原名叫张九四,在他发达之后,找儒生帮自己取了“士诚”的名字,可能是儒生欺负张九四没文化,“士诚”出自《孟子》中“士诚小人也”,讽刺其是小人,张士诚不知此意,名字用了一辈子,被人讽刺了一辈子。
4.名字惹来杀身之祸
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传说也因为他人的名字枉杀过人,在李世民执政后期,天现异象,太白星屡现于白昼,史官占卜认为是女皇登基预兆。民间也广传《秘记》中言:“唐朝三代之后,女主武王取代李氏据有天下”。李世民对此很是不快。
李世民手下一名叫李君羡的武将,十分勇猛,深得李世民赏识。无奈起错的名字招来杀身之祸。在一次宴会行酒令上,文臣武将各报乳名,李君羡说自己小名叫“五娘子”,李世民闻之一惊,掩饰说道:“你既为女子,为何如此雄健勇猛”?因李君羡官职、封号、属县,皆有“武”字又为“五娘子”,李世民心疑可能就是要夺朕的天下之人,后来以谶而杀了李君羡。(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李文涵
作者授权明德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