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把女儿嫁给一个贫穷而又坐过牢的人?
上一集最后问到,是因为孔子精诚修乐而通神了吗?其实,据史书记载,孔子不只一次通过乐曲,看到另外世界以及和乐曲相关的人物。

确实是孔子精诚修乐而通神,所以才有了文王显圣。孔子的神迹确实不少。下面
我们再看看孔子的弟子公冶长的趣事:
公冶长是孔子诸多弟子中的贤者之一,名列第二十,还是孔子的女婿。
相传公冶长通鸟语,并因此无辜获罪。这个故事不见正史,却在民间流传。

《遥视历史问天机》的作者古金追查发现这个有趣的故事是真实的。
公冶长家里很穷,从小上山砍柴,吃野果子。他生性纯朴,思想单纯,在山林间出世忘尘,接近出世修行的状态,先天的功能现在叫特异功能慢慢显现出来了,自然而然就懂了鸟语。


正如古人说的“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语。”
一天,公冶长在山林里打柴,听到鹞鹰跟他说:“公冶长,公冶长,前边有死獐。

你食肉,我吃肠。 ” 公冶长当即允诺,跟着鹞鹰往前跑,果然在不远的山坡上,发现一头死獐,还是刚死的。公冶长高高兴兴地把死獐背回家去了,那只鹞鹰一直跟着他。
可是公冶长高兴过头了,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承诺,家人把獐都分着吃了。一点没剩下。过了一些时候,公冶长在山里砍柴,那只鹞鹰又来了,叫道:“公冶长,公冶长,前边有死獐。你食肉,我吃肠。”
公冶长一下想起来了,上次忘记把肠子分给鹞鹰了,马上向鹞鹰道歉,
说这次一定会给它,于是他赶紧往前跑。没跑多远,望见前面有俩人,路中间还躺着个东西。公冶长惟恐被人抢去死獐,边跑边喊:“是我打死的,是我打死的!”
公冶长跑近一看,吓傻了,原来地上躺了一个死人,而那俩人竟然是官府办差的!
他俩觉得很奇怪,没见这么自投罗网的老实人,当即就把公冶长捆起来。这时候公冶长怎么申辩也没用了,当即被押回县衙,关进死牢。

过堂审案,官员一听公冶长说自己懂鸟语被鸟骗了,以为他在编谎抵赖,当即痛打了他一顿。
打完了就把他扔回大牢。再过堂,公冶长还喊冤,又挨打。慢慢的,这个官员也发现有点蹊跷。再说这个公冶长,在牢里还一直喊冤。县官听说后,更加奇怪,毕竟这是孔子的学生,就决定试试他。

他叫人把屋檐下的燕子窝掏了,把两只幼雏藏在箩筐里。

老燕回来,在堂前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县官叫人把公冶长提上来,问他:“燕子在说什么?” 公冶长一听便说:“这燕子叫:大人何故?我儿无辜。 箩藏二子,嗷嗷待哺。’”
县官一听,真懂鸟语!赶忙放了公冶长和雏燕。公冶长毕竟是深受孔子教导,
遇事能自省,只怪自己失信于鸟,遇事不沉稳,高兴得忘乎所以,离老师讲的平静心态还差得太远,以至于乐极生悲,招受这么大的麻烦,所以他不怨天也不尤人。
因为此事太超常太传奇,没记在正史中,但是孔子的门人很多,所以一直口口相传。
在《论语》中留下了这个故事的痕迹。

《论语•公冶长》篇开头讲的,就是继续这个故事: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音:雷泄,指监牢)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意思就是“谈到公冶长时,孔子说:’我可以把女儿许配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后来就把女儿嫁给他了。”公冶长因祸得福,娶到了孔子的女儿。

孔子的弟子在《论语》中没有记录这个故事,可能因为他们认为难登大雅之堂,
但是很有趣,所以历代都在流传,成了后世的传奇。其实有些传说,承载着真实的历史,反而比『正史』更接近历史的真实。


孔子为什么知道不是公冶长的罪过,还把女儿嫁给他?难道孔子也通鸟语吗?
请看下一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