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華智庫出版《香港志》 傘運被定性「違法佔中」 僅稱「六四事件」未提血腥屠城

0
432

由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董建華出任理事會主席的「團結香港基金」轄下的「香港地方志中心」,今日(28 日)公布出版紀錄香港約 7000 年歷史的《香港志》首冊。執行委員會主席陳智思雖在會上多番強調志書以「史實為記,述而不論」為原則,惟書中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形容主權移交,又僅以「六四事件」形容北京在 1989 年的血腥鎮壓。有份發言的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董建華及中國地方志領導小組組長謝伏瞻,均多番提及香港與國家的關係,林鄭更明言要讓「市民特別是年輕一代,了解香港與國家密不可分的關係」。

旺角騷亂示威者被稱為「暴徒」

對於早前有傳聞表示,中聯辦不滿書中以「主權移交」形容香港回歸,並要求修改有關字眼,委員會在會上重申「絕對沒有」此事,否認志書收到中央壓力。根據首冊《總述 大事記》的網上版,志書以「國家主席江澤民致辭,標誌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形容中英移交香港主權。

就 1989 年發生的「六四」鎮壓,書中僅以「 1989 年春夏之交內地發生的『六四事件』」、「北京發生『六四事件』」,但未有交代所謂「六四事件」究竟是發生了甚麼事,亦無提及當年北京對民運人士開槍清場的鎮壓。

2014 年的「雨傘運動」則被形容為「『違法』佔領中環運動」,又以「違法佔領中環運動發起人」稱呼戴耀廷、陳健民及朱耀明,更表示運動在入夜後「失控」。在 2014 年 10 月 2 日學聯與港府對話,被形容為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聽取』他們(學聯)關於政改的意見」。然而在學聯與代表政府的時任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的會議上,政府拒絕學聯提出的多項要求,包括定出真普選時間表及路線圖。

在 2016 年農曆年初二凌晨發生的旺角騷亂,《香港志》則將其稱為「旺角暴亂」及「 2016 年農曆新年旺角暴亂」,並以「暴亂者」形容參與騷亂者;在一張由《星島日報》提供的圖片下,以「暴徒」形容示威者以「暴亂者」形容參與騷亂者。

林鄭、董建華等多番提及「香港與國家」

被問及《香港志》是否為中央在港重新「編訂」歷史的工程,陳智思在會上多番強調,以「史實為記,述而不論」為原則的《香港志》是「講事實而非評論」,亦表示林鄭月娥曾表示「絕不會干預內容」。陳又說有關構思早在 10 年前,未有社會事件前已有,重申計畫為學者專家主導,自己只會參與查核編寫過程「是否準確」,但「不會干預」,又指出會「問特區政府意見,但唔會照版(單)全收」。

然而,多名有份在會上發言的政界重要人物,均多番提及「香港與國家」的關係。林鄭更表明《香港志》一書,能讓「市民特別是年輕一代,了解香港與國家密不可分的關係」。林鄭以短片發言,指《香港志》是新一代重要發展基礎,更特別提及該書有「育人意義」,參與編採的年輕研究院,可認識國家,對國家建立自豪感。林鄭在 2020 年的《施政報告》中,亦提及支持編修《香港志》。

中國地方志領導小組組長謝伏瞻亦有以短片發言,指志書紀錄「香港往事及當下繁榮」,惟未有提及紀錄政治、社會等部分的重要性,更表示志書「把同胞愛國愛港,拼搏進取的歷史傳之後世」,達到「知香港,愛中國,積極融入國家大局」的效果。

董建華同樣以短片發言,形容《香港志》是「客觀」、「準確」、「系統」的紀錄,強調「香港與國家命運與共,不可分割的命運相連」,又指在配合「一國兩制下給予香港的優良條件」,能合力為香港「譜寫更輝煌的新篇章」。

僅紀錄至 2017 年 《政治》一書 6 年始推出

《香港志》不會紀錄 2019 年反送中運動及 2018 年反明日大嶼計畫,只會紀錄距離現今約 7,000 年的新石器時期,至 2017 年 7 月 1 日 的事件。委員會表示,紀錄至 2017 年 7 月 1 日,是按照中國國務院規定,各地每 20 年須修訂一次地方志,加上 2017 年為香港回歸 20 年,因此定為志書下限。

預計耗資 7.8 億元、耗時 8 年的《香港志》共分十個部類出版,包括:總述、大事記、經濟、政治等,共 42 冊 66 卷,全書共 2,500 萬字;其中以《經濟》的卷數及冊數最多,有 16 卷 9 冊,《政治》則有 13 卷 6 冊。首冊《總述 大事記》在今日(28日)公布,《香港參與國家改革開放》專志會在明年(2021 年)年底出版,惟《政治》一書將在 2026 年才推出。

「香港地方志中心」於 2019 年中後起,即反送中運動初期,由前特首董建華牽頭的「團結香港基金」成立,獲各界建制人士支持及加入,其中特首林鄭月娥及中聯辦主任駱惠寧為「名譽贊助人 」、董建華為理事會主席、陳智思為執行委員會主席 、李明逵、李國章、馬逢國等人為理事。《香港志》的編審委員會共 26 人,由珠海學院校長李焯芬領導,旗下有來自中大、港大、浸大等多間院校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