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論述之外的「外國勢力」

0
1205

【文:許田波(美國聖母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編按:本文為《建國與國際政治:近代中印泰主權國家建構比較史 (1893-1952)》的推薦序】

老朋友莊嘉穎找我為《建國與國際政治 ―― 近代中印泰主權國家建構比較史(1893-1952)》(下稱《建國與國際政治》)寫序,雖然惜逢北京在香港推行港版《國安法》,情緒跌到谷底, 還是想也不想便答應。這本書的英文原版獲得國際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國際安全研究組(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 Section)的二〇一四年度最佳書獎,斤兩十足,實在不需要額外推薦。《建國與國際政治》最大的貢獻是指出在全球政治史中,外力干預可成為建國背後的功臣, 建國往往非為本土產物,不能完全歸功於民族主義思想與共同體意識之力量。

反思建國「常識」

一般的常識認為,外力介入必然將弱國變成附庸,甚至帶來分裂。嘉穎的研究顯示,國家形態涵蓋三大範疇:領土自主程度、政治集權程度(political centralization)與外部自治程度。即使當中一、二項偏低,其他範疇還可以維持一定程度的自主。更重要的論點是,外力對介入一地政治成本效益的預計,可以構成誘因,從而協助本土政治盟友集中權力,使之獲取領土與外部自主權。如果外國勢力認為介入該地政治的機會成本偏高,為阻止其他外力對手主導當地政治,會願意退而求其次扶植本土政治力量,推動當地國族意識發展,以確保一眾外力能於當地保持均勢。換言之,外國勢力的介入會否導致弱國成為附庸國、殖民地、政治分裂、消失於世,或協助建國, 視乎介入方式,而介入方式則取決於一眾外力對介入的預期成本效益的理解。從這論述來看,上世紀中國在內憂外患下,外力介入並沒有完全瓦解中國;外力為中國國家發展同時提供向心與離心力。西方列強均希望避免因為利益衝突而引起戰爭,主張在門戶開放政策下共享在華利益,繼而支持中國中央政府,因此中央政府的權威仍能延續。在民國初年,雖然軍閥割據令政治集權程度有名無實,治外法權又侵蝕領土自主,但是國民政府依然享有高度的外交自主。從一九二〇年代中開始,英、美政府支持中國享有關稅自主權,不再介入中國海關行政事務,放棄治外法權。日本錯誤估計成本而侵華。隨著國際戰局升溫,其他列強認為介入中國事

務成本日增,中國因而得到政治空間追求國家領土自主。二戰終結前,列強已與國民政府締結新條約,放棄在華種種特權。在這大氣候下,外力是中國得以中央集權、享有領土與外部自主權背後的重要助力。

中國政治與「外國勢力」

這段歷史值得今天重溫。北京政權不時指責外國勢力干預其內政,抗議示威無論發生在內地, 或香港、台灣、西藏、新疆、內蒙等,都一一說成是外力滲透。嘉穎指出,中國國家主權的確立本就取決於外力的利益計算與行動,與「勿忘國恥」式的民族主義理論形成強烈反差。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國人民確實站起來,但在他們背後,滿目是外力支撐的影子。外力支援是中共最終能夠戰勝國民黨的重要因素,特別是蘇聯提供的日軍武器與滿洲據點。嘉穎引用毛澤東在一九四九年初向蘇聯大使米高揚(Anastas Mikoyan)的自白:

「如果沒有蘇聯的援助,我們很難取得目前的勝利。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不應自

力更生。但事實又的確不能否定,即占蘇援四分之一的貴國對東北的軍援,起到了非常重要

的作用。」

嘉穎的視野不限於中國,同時深度研究荷屬東印度(今印尼)與暹羅(今泰國),作為比較研究輔助案例,以其呈現的不同外力干預模式來實證理論框架。嘉穎希望其外力干預理論可以放諸四海,應用到阿富汗、伊拉克、索馬利亞、盧旺達、蒲隆地、巴爾幹半島、利比亞、埃及等等地區。遺憾的是,在亞洲以外,外國勢力的介入成本與方式不再為建國助力。

《建國與國際政治》書封

本文摘錄自:《建國與國際政治:近代中印泰主權國家建構比較史 (1893-1952)》,莊嘉穎著、鄺健銘譯,由台灣季風帶出版,於香港誠品與序言書室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