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完全在對方

0
460

前陣子網民流行一個玩意,在百度搜尋中鍵入「責任全在……」,聯想字會自動彈出:責任全在美方、責任全在印方、責任全在英方、俄方、澳方,簡直就是一個聯合國。內地網民揶揄外交部發言人很易做,總之就是「責任全在對方」。

倒行逆施、從不認錯,一出事就說外國勢力干預、反對陣營搞局、「責任全在對方」,正是當世權貴慣技。本港著名 KOL 兼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最近接受香港電台訪問,質疑香港年輕人「激進化」,其中一個可能源頭是學校老師,謂要「正本清源」,即是要清算教育界。梁振英問:十五、六歲的青少年,知道幾多反修例的來龍去脈?十五、六歲的青少年,連投票權都冇,點解要拎汽油彈上街?

梁先生不明白,本人嘗試講解一下。今天年輕一代早熟,聰穎者非常精靈,正如梁振英先生以前當特首時演詞中老是常出現的「五歲小孩」,早已經會問特首「我長大後住哪裏?香港有沒有足夠土地?」等深奧問題,這點梁先生早已見識過。故此高小老師會在課堂上看《鏗鏘集》,討論言論自由尺度,從不稀奇,難得一些家長也支持,正是因為孩子們本來知識面就廣,他們五歲開始看 YouTube,什麼歷史故事政經分析自然奧秘,可以很熟悉,十五、六歲少年所認識的政經時事來龍去脈,不一定掌握得比成年人少。中小學生隨時可以 fact-check 老師言論,不要以為老師好易做。

至於「為何拎汽油彈上街」?請不要忘記,運動前夕,內地品牌「喜茶」曾經是年輕人名物,北上深圳消費、用 WeChat,也是中學生時尚;大好形勢,誰又「拿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政治問題卻想用催淚彈與警棍解決,激起人民義憤,造成今天局面,難道又是責任全在弱者?

說得宏觀一點,看看民意調查那些不方便的真相。其實香港人回歸多年來,一直對中央高度信任,就算 2003 年反廿三條大遊行前後,香港人只是不滿特區政府,對中央信任淨值還有二、三十,及後 2008 年汶川大地震,香港人仍然踴躍捐錢救災、北京奧運香港人同聲歡呼,對中央信任淨值到達高峰值四十五,之後不斷插水,信任值負數,發生什麼事?劉曉波事件、毒奶粉事件、川震豆腐渣學校,揭破昇平假像,習總上場後永續連任,強力操控,港人對中央信任值跌至最低位負四十,年輕人國家認同感歸零,你竟然歸咎是老師問題。

愛國是無賴的最後避難所,於是我們又聽到港澳辦副主席張曉明謂,要把「愛國」價值,放於香港崇尚的民主、自由、人權等核心價值之前。電台早上節目開始要播國歌,一路打壓你,又要渴望愛,如此培養愛國情懷,大家可參考電視台播國歌的前例,國歌聽得多,會激發愛慕,還是令人反感,請自行判斷。

另一宏觀大變化,乃科技令年輕一代能自行掌握資訊,長輩與老師不一定權威,未來的世界他們自己會去認識。今天年輕人與三十年前年輕一代的最大分別,更在他們擁有話語權,能自我組織。掌握話語權不一定變得激進,但年輕一代目睹,這城的收成期一族,擁有外國護照又把子女 — 放洋猶自詡愛國;目睹自己喜歡的代表被 DQ 被送監被濫告,建制派打手卻被警政強力部門輕輕放過;目睹人大有法不依,有槍者肆無忌憚。當希望被堵死,收成期一族更揚言要放棄一代人,年輕人的選擇,就只剩下跪低與激進。

收成期一族時日無多,不想安逸生活受干擾;但年輕一代來日方長,不能忍受眼前漫長的壓逼,他們還有很多個十年。正本清源,有權勢有槍炮有法律的人,你們就是問題的根源。

 

相關文章:盤點〈香港之死〉林鄭口罩下的冷笑

本文原刊於《蘋果日報》論壇版作者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