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儒是如何錬成 — 從初中課文《楊修之死》開始

0
415

自出國讀書,於國際公司工作,我有幸接觸了眾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間中我會在心裏問到,為什麼比起大部分香港人,有些外國人上堂真的會舉手問問題,上班時他們又會勇於表達自己意見,不用事事計較上司和同事的感受。相反,香港人明明讀書不錯,又勤力工作,卻要時常逆來順受。縱使年紀尚輕,離退休且遠,為何要樂於隱藏才能,因而覺得自己醒目並感到自豪?不知道你們在學校、職場或社會上有沒有碰過這種保護自己又認為所有事都徒勞無功的犬儒想法呢?

這固然與香港的社會文化及家庭傳統觀念有關,但也可能是學校教育有意無意想達到的效果。香港初中的中文課程有一篇題為《楊修之死》的課文就是好例子。小時候我們可能不以為然,只當作是一篇文言文,但讀讀這篇課文,再看一下所謂的課後練習,一葉知秋,才深深感受到我們怎樣潛移默化下從小建立我們的犬儒。

《楊修之死》一文出自《三國演義》。楊修乃曹操手下一名謀士,聰明過人,很懂得猜測曹操心意,但因為曹操討厭被別人猜度,而楊修又經常公開指出曹操心中所想,一件又一件事情後,最後被曹操以擾亂軍心之罪名殺死。這篇課文教導我們不要炫耀自己的才智,鋒芒畢露,玩弄聰明,避免招致殺身之禍。

當然,我們不是要做楊修。畢竟我們做人應該內斂謙虛,說話也應顧及後果。姑且不討論楊修之死背後的複雜原因。我們要討論的是,這篇初中文章主要批判的東西是什麼,以及對中學生有什麼影響。

隨便看看所有關於《楊修之死》一文的課後練習,都會說到一系列的詞語,例如「鋒芒畢露」、「恃才放曠」、「恃才傲物」、「聰明反被聰明誤」等等,將楊修的結果表達成咎由自取。學校通常都沒有深入討論何謂鋒芒畢露或者恃才放曠。莫札特、愛因斯坦、達爾文其實個個也是「鋒芒畢露」,所以鋒芒畢露其實不是罪。那什麼時候才可以展露自己才能呢?很可惜類似的討論很少在中學出現。而喬布斯、馬斯克等當代企業家更可以說是「恃才放曠」,他們又是否應該只是打一份工,少點說話呢?非常可惜,我們的讀書考試方法,只鼓勵學生去記住某些詞語,做人不要鋒芒畢露就好。

所以,讀過這篇課文,你也難怪香港學生不會主動舉手問問題。他們是在審時度勢,不想突出自己。你知道答案就馬上舉手說出來,可能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所以表達意見前必須先左顧右盼。對於中學生而言,這個就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消極哲學入門。

而《楊修之死》一文中記載了七件事,每一件都是曹操先做了一些事,然後楊修猜對了,最後以曹操的情緒作結,表達曹操心裏越來越厭惡楊修,慢慢從顧忌、厭惡、憤怒到動殺機。這種敘事角度無擬在寫作文章上是層層遞進,有戲劇效果。但每件事都以曹操心情為結果,就好像說曹操的反應就是每一件事的唯一指標。老闆或在上者喜歡或是不喜歡,就斷定了那件事情我們做得好還是不好。事情本身是否合理,價值是什麼,是否有對錯,都不這麼重要。這篇文章彷彿告訴我們的學生,在做人處事中,要順着在上者的想法,覺得「老闆是對的」,才是正確的道路。

其實我並不討厭《楊修之死》,內容緊密,如果是三國迷更應是喜愛。只是感嘆如此一篇教人明哲保身,委曲求全的文章,在初中就已經出現,而我們可能接受了當中的意識形態而尚未自知。現今課程中這篇課文只可以匆匆帶過,學生往往記住的只有「鋒芒畢露」、「恃才放曠」等詞語,而沒有機會討論一下什麼才叫鋒芒畢露,發揮和炫耀的分別,從而間接灌輸了一些消極的做人態度。在此不敢想像將來我們的教育會再變成怎樣。

什麼是犬儒?愛爾蘭作家王爾德的說法:「對各種事物的代價知道得一清二楚,但是對它們的價值卻一無所知。」《楊修之死》正正是整篇文章的角度都只描寫所謂「鋒芒畢露」的代價,而文章或課後練習都沒有觸及任何價值。

隨手看到網上一些課後練習,會問到「如果你是楊修的朋友,你會怎樣勸喻他呢?」諷刺地,這可能是大人在當下最需要學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