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修訂電檢指引 鮮浪潮反送中劇情短片《執屋》審批未完、放映取消 導演質疑行政手段拖延

0
332

《電影檢查條例》檢查員指引修訂之際,鮮浪潮國際短片節同日出現因電檢未完成審核參展短片無法如期放映的狀況。涉事電影《執屋》以 2019 年反送中運動為時代背景,導演莫坤菱向《立場新聞》表示,該片是「藝術創作,不是政治宣傳」,質疑當局以行政手段拖延,致作品無法如期放映。

鮮浪潮今日(6 月 11 日)傍晚在 Facebook 公佈,其中一部短片《執屋》因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未能在放映前發出「核准證明書」或「拒絕核准證明書」,而要取消在五場節目中放映該片。

劇情短片《執屋》屬於鮮浪潮「似曾相識」單元的參賽短片,原定於本周日(6 月 13 日)開始放映。該片由現職專題及影像記者莫坤菱執導,片長約 27 分鐘。節目指南關於《執屋》的簡介,寫道:

一切都回不去,在動盪與不安之中,平常已經不再平常。2019年秋天,反送中運動綿延至街頭的每個角落,阿勇和阿然在現場相識並成為小情侶。某日傍晚,阿勇被捕,阿然雖然從未去過阿勇家,亦只好冒昧把握時間往為他「執屋」,在衝突與分歧中,阿然向阿勇的父母敞開心懷,最終卻敵不過兩代人的矛盾。黃與藍、撕裂與修補、期盼與遺憾,叫這一夜太難過也太漫長。當黑夜走到盡頭,晨曦還會為人間帶來希望?

導演:用行政手段拖延

莫坤菱向《立場新聞》表示,該片是「藝術創作,不是政治宣傳」,「只是一個時代背景下講親情的作品」。故事講述一個「藍絲」媽媽經歷「黃絲」兒子被捕之後,增加對兒子理念的了解。她提到戲中一幕,在花店工作的「藍絲」媽媽,目擊全身黑衣黑褲黑口罩的示威者跑入店裡躲避,但強調示威者裝束沒有「豬嘴頭盔」。電影亦附有數段拍攝於 2019 年的街景畫面,但「沒有縱火、破壞」的行動呈現。她強調,作品「著墨於親情」。

至於送審過程,莫坤菱表示全程經主辦單位與電檢處接觸。據她所知,鮮浪潮今年 4 月將 20 條本地競賽的短片一同送審,直至 5 月尾才收到電檢處「接納申請」的通知。其他短片的「核准證明書」陸續批出,惟《執屋》遲遲未有消息。她坦言心情「有些忐忑」,不斷思考未獲批的原因,直至今日電檢處辦公時間結束仍未收到消息,意味著「核准證明書」趕不及放映前批出,作品無法如期放映。

對於事態發展至此,莫坤菱表示「無奈」。她不揣測電檢處做法背後的原因,指處方「用行政手段處理」,「沒有不准放映,只是拖」。團隊花心機製作的短片,最終未能在鮮浪潮國際短片節上放映,她亦感到「可惜」。

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向《立場》表示,正處理影片《執屋》的電影檢查工作,又稱經修訂的《有關電影檢查的檢查員指引》於 6 月 11 日生效,適用於所有未完成檢查的影片。《立場新聞》另向主辦單位鮮浪潮查詢,暫時未獲回覆。

2005 年杜琪峯發起「鮮浪潮國際短片節」,影展每年舉辦,今年已舉辦至第15屆。短片節主要由「本地競賽」及「精選國際短片放映」兩部分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