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2023年《为东北亚和平繁荣—北方民族领土国际大会》演讲

0
1174
秦晋

受满洲国国务总理之邀,取道韩国首尔参加本次《北方民族领土国际大会》。乍一看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国际会议,而实质上,这个会议更具有很深刻的政治含义。它是未来东北亚地区政治格局和地区内国际关系走向的展望和预备,未雨绸缪,规划未来。历史将掀开新的一页,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对于未来,相关各方都有必要认真思考和探讨,晤于一室,寻找出各自利益最大化的方略和路径。

因此,对于有这次参与未来大事变的天赐良机,深感荣幸,对会议的组织者满洲复国运动和韩国方面,借此机会表达深深的感激之情。

我不是专业学历史的,但对历史非常有兴趣和热情,尤其是对于中国历史。又很受中国叙事历史的影响,也深知中国当代历史受中共意识型态的控制而会很失真。因此一旦有任何与中国叙事历史或者当今中国官方不同的历史叙事出现,第一反应不是拒绝,而是热情接受,开展进一步的发掘和分析,以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最终比较好地看出历史真实全貌的最终效果。

高句丽和满洲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理位置地方。高句丽是古代朝鲜半岛北部的一个古国,大约存在于公元前37年到公元668年之间。而满洲则是现代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地理区域,它在明清时期曾经是满洲族的故乡和建立了满洲国。

虽然高句丽和满洲不是同一个地方,但是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历史联系。事实上,满洲地区在古代就是高句丽的一部分。公元7世纪初,高句丽被唐朝征服后,一些高句丽人逃到了东北地区,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渤海国。随着时间的推移,渤海国逐渐发展壮大,并逐渐向南扩张,最终占领了原本属于高句丽的满洲地区。在渤海国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高句丽文化对满洲地区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在满洲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中留下了一些痕迹。

此外,清朝时期的满洲地区也有一些与高句丽相关的文化和历史遗迹。清朝皇室对满洲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和建设,其中一些古建筑和文化景点就融合了高句丽文化的元素,例如位于沈阳的故宫就有一些高句丽文化的遗迹。

满洲与朝鲜半岛上民族的起源有交叉和影响。在古代,满洲地区是多个民族交错的地区,其中最主要的是满族。满族是一个由多个部落和氏族组成的民族,其历史起源有很多争议和不确定性。然而,据考古学和历史记录显示,满族至少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古代东北地区,与其他当地的古代部落和民族有所交往和影响。相比之下,朝鲜半岛上的民族主要是朝鲜族,其历史起源和发展与满族有所不同。朝鲜半岛上的原始居民是古代东北亚的一些古老部落和民族,如渤海族、高句丽人、新罗人等。这些民族在朝鲜半岛上的历史和文化交流影响下,逐渐演化成为朝鲜族。总体来说,满洲和朝鲜半岛上的民族起源有一定的联系和影响,但在历史和文化背景上也存在着区别。

满洲和朝鲜半岛有如下三个共同点:
共同的种族血缘:满洲和朝鲜半岛都属于东北亚民族,有着相似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共同的政治制度:满洲和朝鲜半岛都曾经是封建社会。
共同的地缘位置:满洲和朝鲜半岛都位于东北亚地区,是亚洲和世界重要的地缘政治区域。

满洲国地缘政治重要,是解决北韩问题和韩国统一的重要一环。满洲地区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合作平台,它位于朝韩两国之间,同时也是与朝鲜之间的接壤地区。满洲地区的合作可以促进朝鲜半岛和平稳定,缓解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为韩国统一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成为推动地区合作和发展的平台。

当代中国民运人士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曾经崇尚美国三权分立的民主体制,我曾经思考过中国实现民主化以后依然保持现有的广袤领土和疆域,实现美式的联邦制,还于2012年为此专门向尊者提出此意,希望西藏能够在共产党退出历史舞台,中国政治走向民主过程中,产生无序状态情况下依然留在大中国以内,保持大中国的向心力,以此稳定其他具有离心倾向的地区。

很快就发现这个想法太一厢情愿。首先是中共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一定会严防死守到最后崩溃的一刻。其次中共不会主动放弃政治权力,来舒缓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中共的顽固不化一定加剧社会矛盾和冲突。一旦中共山陵崩,被压迫的和仇恨中共的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必然会乘此良机脱离大中国,中国的分崩离析在所难免。而中华民国先总统李登辉的“七块论”就是对后共时代大中国局面的一个期待,笔者却是引用秦末谶语“始皇死而地分”来预测中共亡而国裂。

1923年英国政府曾经提议“国际共管中国”,1924年郑孝胥曾经有惊世骇俗的“三共论”政治预言,即“共和、共产主义、共同管制”,预言“大清亡于共和,共和亡于共产,共产亡于共管”。前兩句已经应验,第三句是否会应验?“三共论”背后是否隐含某种带规律性的逻辑?而我则可以深深地感知中国目前状态和趋势正是朝着这个方向。

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可以预见,后共时代出现一个宪政民主中国的几率极低,而出现的是分崩离析的大中国会更加现实。

中共继续维持统治,但是专制体制日趋没落而不会长久,尽管中共会坚持。中共统治集团发生冲突,统治日益艰难,被迫接受内外各种压力做出结构性改变,从而进一步威胁中共政权。马失前蹄的中共如同前苏联一夕之间崩溃,少数民族区域以及台湾乘势脱离大中国,李登辉的“七块论”在中国实现。

三十多年前,一位追求中国大陆民主化的同道人曾经这么说过,它希望中国走上民主道路实现宪政民主,但是如果代价是大中国因此分崩离析的话,这个宪政民主不要也罢。而笔者经过三十年多对中国民主的不懈追求,经历这个过程的艰辛与苦难,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的民主和大一统犹如熊掌和鱼翅不可兼而得之。

观察历史,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是春秋时期,秦始皇大一统以后的华夏就失去了政治活力,两千多年来一直是改朝换代循环往复,难有进步的推动力。而改朝换代王朝更迭维持大一统,只是为极少数人和集团带来无穷利益,对普通民众而言,只是城头变换大王旗,有害无利。而放眼望洋西欧北欧小国则观察到人民生活富庶平稳。

基于这个分析和预测,笔者个人就不会再抱残守缺,顺天应人,接受后共时代大中国的裂土谋求和平共处的未来现实。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尹锡悦总统领导韩国以后,表现出令人交口称赞的政治操作。我们看到他化解与日本的宿怨,共同应对东亚的实在威胁。又看到他而后访美,共同发表《华盛顿宣言》。此次访美正处在美国修复并强化与日韩关系的大背景之下,美国要稳固东北亚盟友体系,与美国的印太战略一道,构筑亚太“盟伴”体系。《华盛顿宣言》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条是韩国同意不寻求发展自己的核武器项目,允许美国在韩国部署弹道导弹核潜舰。这说明美韩等国已经实际上承认了朝鲜的核国家地位,东北亚安全已经不再是以‘朝鲜去核化’为目标,而是替代为‘核对峙’,将韩国纳入美国的核保护伞,此举既强化了美韩安全协作,也减少了中韩在‘去核化’以及东北亚地区安全问题上的合作空间。

满洲是大清龙兴之地,中原将她称之为关外。历史上不属于中原王朝的国土,是大清摄政王多尔衮借李自成起兵推翻大明王朝之机一举叩关入主中原带进了中原。1911年辛亥事变大清逊位,隆裕皇后将大清版图原封不动移交给了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1931年在日本扶持下末代清帝溥仪建立满洲国。二战日本兵败满洲交还给中华民国,以后中华民国内战失败退守台湾,中共在中原包括满洲地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共建政是美国亚洲战略严重错误,引发了韩战,又与苏联一起构成了东亚赤化和战争的威胁。而这个威胁已经延续了八十多年。韩国就直接处在这个安全威胁之下,既有来自北面金家王朝,还有一个更为强大而且自认为正在崛起的中共国给韩国带来巨大的安全危险。

随着俄乌战争的爆发,世界格局开始发生新的变化,世界也变得更加具有风险和不稳定,中共国已经表现了与俄国秘而不宣的紧密捆绑,东亚的战争风险越来越高,而韩国依然是在这个风险风口浪尖。

中共国的存在是对韩国的威慑,虽然中共国败象已露,中共国一定会在失败崩溃前作垂死挣扎,韩国需谨防。摆脱这个威胁和危险的只有世界民主国家通力合作,对中共国对外战争冒险有足够和清醒的认识,早做准备,防患于未然。

满洲国的复国运动,就是期待在世界政治大变前夕有预先准备。满洲国在中共国依然存在的情况下不能完成其政治夙愿,而中共国的崩溃,则是满洲国复国的政治机会。这个政治机会在可见的不远将来就会到来。中共国的崩溃,必将导致北韩金家王朝的覆灭。在此历史关口,韩国的地缘位置极为重要,机遇和风险同时存在。

后共时代中原地区,以及未来的满洲国都与韩国相邻,睦邻友好是未来这个地区不同国家的福祉,既可共同为东亚的和平与稳定做出卓越贡献,也可为世界的文明与进步做出贡献。
​​​​​​​​​​
2023年6月1日
韩国首尔

秦晋
民主中国阵线主席
澳洲悉尼大学社会学博士
台湾独家报导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