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视频】 二十四节气之一: 冬至

0
5159
二十四节气之一: 冬至(明德合成)
二十四节气之一: 冬至(明德合成)

 

【明德网李文涵综合编辑】冬至节的由来与传说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 《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十个有趣习俗:

1.冬至吃“娇耳”

在我国北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为何冬至这一天要吃饺子呢?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于是发明了“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成食物,并称之为“饺耳”、“饺子”。此后,“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所以,现在又有“冬至吃饺子一冬不会冻耳朵”的说法。

 

2.圆满一整年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汤圆也称汤团,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冬至,老上海人是最讲究吃汤圆的,亲人们聚在一起品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3.给大米搭个伴

在江南一带,人们在冬至这一天有煮吃赤豆饭的冬至习俗。传说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在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仍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因而人们在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4 .羊汤暖身最有用

在冬至这一天,银川有个习俗,这一天要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人还给羊肉粉汤叫了个特别的名字——“头脑”。羊肉粉汤由蘑菇和羊肉烹饪而成,佐以盐、姜、葱、蒜、辣椒、酱油等调料,汤滚开后放进切好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加入韭黄、蒜苗、香菜,这样一锅五颜六色的羊肉粉汤就做好了,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5.一桌烧味不能少

对广东人来说,冬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甚至比春节还重要得多,所以,广东人有句话叫“冬至大过年”。 据介绍,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其中,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余,准备一桌大鱼大肉、腊肉腊肠,谈笑风生地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大吉大利。有些广东人还有在冬至这天向亲朋好友送腊肉的习俗。

 

6.九层糕要祭祖

在我国台湾地区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

7.冬至美酒久留香

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柔和爽口,回甜生津,后劲颇足。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为了这一天,客家主妇常挑个吉祥的日子,专门到集市添置酿酒的器具,把陈年的酒坛搬到溪流中,用黄黄的细沙洗去污物,再让清凉的泉水反复冲洗,最后置放在阴凉处风干。

8.亲绣鸳鸯鞋

古代女子会在冬至日向公婆敬献鞋袜。后唐《中华古今注》称:“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此后妇女在冬至日向公婆敬献袜履,便相沿成习。三国时魏国曹植在《冬至献袜履表》中有“亚岁迎祥,履长纳庆”的句子。 《酉阳杂俎》中载:“北朝妇人常以冬至日进履袜及靴。”旧俗中无论南北,都流行这一风俗,大概是女红试手并祝尊长福寿绵长之意,因此,在过去冬至也称为履长节。

.亲绣鸳鸯鞋 (网络)
.亲绣鸳鸯鞋 (网络)

9.扫雪迎客

《天宝遗事》载,唐人王仁裕每逢大雪,则扫雪通路,延请宾客到居处宴饮,称之为暖寒会。后人在冬至之后,也有人招集朋友,轮番聚饮,称为消寒会。 《金陵岁时记》记载:“吾乡当冬至节后,九人相约谦饮,自头九以至九九,各主东道一次,名日消寒会,文人墨客饮酒之余,兼及韵事。 ”

扫雪迎客(网络)
扫雪迎客(网络)

10.圆仔寄思念

在闽南,潮汕一带,每逢冬至,除了吃汤圆外,还要搓两个大的圆仔贴在大门环上,象征团圆、吉利。 这个风俗源于一个民间传说:一年的冬至,有一个老乞丐无钱掩埋冻死的妻子,只好将女儿卖给富有人家作奴婢。女儿痛不欲生,一时昏了过去。老乞丐连忙讨来一碗米汤,一口一口地给女儿喂下去,慢慢地女儿终于苏醒过来。老乞丐又为女儿讨来几粒糯米圆,劝慰女儿: “我们今日分别,就像这圆仔分成两半,现在咱们一人吃一半,等将来日子好了,咱们团圆了,再吃圆仔。 ”之后,老乞丐告别了女儿,掩埋了妻子之后就又上路乞讨了。三年过去了,老乞丐依旧没有回来找女儿,女儿想念父亲,盼望父女俩早日团圆。在一年的冬至节,她心生一计向主人建议说: “冬至时大家都吃圆仔,我们也应该把圆仔敬献给门神才是。”主人同意了,她搓了两个大圆仔粘在门环上,以寄托自己对父亲的思念。她的孝心感动了后人,人们相沿成俗,流传至今。

2020冬至养生进补吃什么?除汤圆饺子外中医师严选10大清爽食补:

冬至是每年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夜晚将越来越短、白天会越来越长,因此阳气开始慢慢回升、战胜阴邪,人体的阴阳气血也发生转变,古人称之「冬至一阳生」,在这样阴阳转换的节气,更是讲究阳气抗寒与进补的好时机。吴明珠中医师也分享,中医观点四季各有所主,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冬天养肾,又人体的阳气本就发源于肾,因此保护阳气的关键即是补肾。 那么冬至吃什么养生进补最好呢?以下综合中医师、营养师等多方专家的推荐,早安健康整理出10种最适合冬至养生进补的食材,其中有许多食材也非常适合素食者用于冬至进补:

羊肉:

性质温热、味甘的羊肉,是秋冬补身最常见的食材之一。吴明珠中医师推荐瘦弱怕冷、经常疲劳的人,冬至时可以吃羊肉帮助补虚抗寒;《24节气时令养生法》则指出,羊肉有温中暖肾、益气补血的好处,主治脾肾阳虚诸症。此外,羊肉还可以搭配萝卜炖煮,帮助中和羊肉的热性。 《顺四季、顾五脏! 24节气挑食养生法》中,李锦秋营养师则提到,冬天吃羊肉有助增加热量与血液循环,对于容易手脚冰冷、面无血色的虚寒体质有所裨益,但高血压患者则要少吃。羊肉也不宜与茶、南瓜、醋同食;吴明珠中医师也提醒,怕热或大便容易燥结的人不宜多吃羊肉。

乌骨鸡

能健脾补肝肾的乌骨鸡,同时有蛋白质丰富、脂肪负担较低的特性,吴明珠中医师建议,用文火和陶瓮慢炖、少许盐巴提味的乌骨鸡,不但能帮助吸收营养,还有减轻肝肾负荷的好处。

萝卜:

吴明珠中医师认为,秋冬时节吃萝卜可以清除体内的虚火,也有润肺等益处。 《24节气养生这样吃这样做》指出,秋冬进补多吃肉容易生痰上火,这时搭配萝卜就能避免上火,同时也有营养滋补的作用。 《24节气轻蔬食》建议从大雪节气开始就可以吃萝卜,俗话「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就是指萝卜有着散瘀消食等多种食疗价值。要小心的是,萝卜属性偏寒凉,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吃,以免引起腹泻;此外萝卜有化气作用,也不要跟人参类的温补药一起吃,以免影响补药效果。

萝卜(pixabay)
萝卜(pixabay)

山药:

被誉为「天然补肾药」的山药,有着健脾补肾、益肾固精等功效。 《24节气轻蔬食》提到,山药富含糖蛋白质与消化酵素,是能帮助消化的天然食补品。

坚果:

冬天天气冷,吃坚果不易上火还有御寒的好处,吴明珠中医师更说,冬至是「生命活动由盛转衰、由动转静」的时期,进补时吃能够补肾健脑、强心健体的坚果最好!例如杏仁、核桃、栗子等坚果都可以选择,但坚果热量高,要注意摄取量以免反而发胖。

茼蒿:

冬天吃火锅一定不可缺少的茼蒿,也是冬至进补的佳品!李锦秋营养师认为,茼蒿有宽中理气、消食开胃、消痰开郁等好处,也能帮助消水肿、促进排便、降低血压、防治贫血,只是要避免一次吃得太多,以免气浊助火。

茼蒿(pixabay)
茼蒿(pixabay)

白菜:

「百菜不如白菜」,冬至养生进补自然不能缺少白菜!白菜能滋阴润燥、润肠通便,对于减肥、排毒、防癌都有帮助,也适合搭配秋冬进补最常吃的羊肉,能提高营养价值。王玫君中医师也在著作中提到,白菜有抗氧化、促进肠道蠕动的效果,有助预防便秘、痔疮、结肠癌等疾病外,也有促进蛋白质与铁质吸收的好处。

柳丁:

水果不只是饭后甜点,也有进补养生作用。 《顺四季、顾五脏! 24节气挑食养生法》指出,冬季最常见的水果柳丁,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P、纤维素、果胶等物质,有助降低血中胆固醇、促进清肠通便,还能解腻消食。

柳丁(pixabay)
柳丁(pixabay)

黑米:

《顺四季、顾五脏! 24节气挑食养生法》指出,黑米的食养价值,从别称就可略见一斑:「药米」、「长寿米」、「补血米」,在在显示黑米具有养护心血管、促进儿童大脑骨骼发育、延年益寿、滋阴补肾等好处。黑米的营养大多在外皮,因此吃黑米时要避免加工,浸泡一夜再煮更好;也因为黑米不易煮烂,消化不良的就要少吃。

黑木耳

《24节气轻蔬食》书中指出,黑色入肾,因此黑木耳同属冬季养肾佳品。黑木耳更有促进肠胃蠕动、抗凝血等好处,有助预防心血管疾病与便秘发生,也能美容养颜、强化免疫能力。 

同场加映冬至进补的禁忌 :

冬至节令许多人喜欢进补,但如果没有注意冬至进补的禁忌,导致补错、过犹不及,反而伤身!

王玫君中医师在著作《二十四节气养生美容书》中指出,冬天是一年中补足能量与体力的最佳时机,因此许多台湾人都喜欢在冬至吃补,但原则还是要以「滋阴潜阳、温热补益」为主,别犯了补过头的禁忌。如果连续好几天都吃麻油鸡、姜母鸭、羊肉炉等大辛大热的食物,反而会导致上火,除了嘴破口干之外,冬天皮脂腺与汗腺分泌减少、皮肤本来就偏干,再加上辛热的食物更会加重皮肤干燥、甚至引起严重搔痒。

毛豆(文涵合成)
毛豆(文涵合成)

因此王玫君中医师建议,冬至食补还是要让阳气内藏,并注意「滋阴」保持体内水分充足,除了适度服用药膳以外,也可以多吃当令蔬果如芥蓝、大白菜、毛豆等。

冬至詩詞賞析:

2020年12月21日就是冬至啦,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且冬至的地位不亚于新年,在这一天,大家都会庆祝。那么过去的文人骚客在冬至时节,又会有哪些感悟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析一下冬至的诗句吧。
冬至诗词(一):小 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诗词(二):冬 至(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冬至诗词(三):邯郸冬至夜(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诗词(四):辛酉冬至(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冬至诗词(五):冬至感怀(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冬至诗词(六):冬至日独游吉祥寺(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冬至诗词(七):冬 至(宋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八):满江红·冬至(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昼永,使眠熟。 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着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冬至诗词(九):水调歌头·冬至(宋汪宗臣)
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 五云重压头上,潜蛰地中雷。 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 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 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 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 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 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
冬至诗词(十):江城子·龙阳观冬至作(元尹志平)
六阴消尽一阳生。暗藏萌。雪花轻。 九九严凝,河海结层冰。 二气周流无所住,阳数足,化龙升。 归根复命性灵明。过天庭。入无形。 返复天机,升降月华清。 夺得乾坤真造化,功行满,赴蓬瀛。

 

责任编辑:李文涵

(明德网编辑制作如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