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出行」研增藍芽自動追蹤功能 資訊業界:市民對政府不信任 「整啲咩畀我都唔裝」

0
320

港府推出的流動應用程式「安心出行」私隱問題備受關注,副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志光今(4 日)指,「安心出行」正研究提升版,加入藍芽自動追蹤功能,市民若到過有裝置藍芽發射器的處所,程式就會自動紀錄用戶的出行數據。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就稱,問題源於市民對政府信任度不高,「你整啲咩畀我都唔裝」。

副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志光今早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安心出行」手機應用程式正研究提升版,加入藍芽自動追蹤功能,市民若到過有裝置藍芽發射器的處所,程式就會自動紀錄用戶的出行數據,毋須再掃二維碼。他稱,由於處所太多,會與衞生防護中心商討,相關技術或會優先考慮安裝在公共交通工具,例如小巴、巴士及地鐵等。

他表示暫時仍有不少技術問題需要克服,正與大學團隊研究在什麼處所安裝發射器、信號接收範圍、用戶停留時間,以及如何分析用戶在密集場所的準確位置等,當技術成熟就會應用在「安心出行」,但現時未有定案。黃志光強調,「安心出行」是保障私隱的應用程式,由其自行處理、運算市民的出行數據,相關數據只會紀錄在市民的電話內,當局無設立任何中央數據庫紀錄用戶資料。

方保僑:技術已應用於智慧燈柱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在同一個節目指,追蹤技術涉及名為「iBeacon」的藍芽發射裝置,相關技術已應用於多功能智慧燈柱,他表示兩者原理一樣,「定時定候,連續咁喺同一個地方發射同一個訊號」。他指「安心出行」經常被質疑程序繁鎖,但若加入藍芽追蹤技術,「變相大家就變得自動啲」,市民只需開啟應用程式就可以記錄出行數據。

但方保僑認為,要處所安裝「iBeacon」或比掃二維碼更困難,需時亦更長,現時食肆大多位於商場,而藍芽發射器的感應範圍限於 100 米內,未必能確切知道確診者曾到過哪一個處所。

對於市民擔心個人私隱問題,他表示根據政府說法,「安心出行」只會將確診者的出行紀錄「打包」發送予當局,普通市民的資訊不會被收集到系統,現時抗疫艱難源於市民對政府信任度不高,大眾普遍仍會覺得「你整啲咩畀我都唔裝」,「安心出行」程式雖然曾作出修正,收緊當局權限,但下載率仍偏低。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日前在出席商台節目時已透露,當局正研究在處所加上藍牙發射器,市民手機接收到訊號後,會自動記錄出入處所資料。他指,現時已有 6.75 萬個處所貼出「安心出行」二維碼,亦有 40 多萬人下載了應用程式。被問到日後會否強制市民安裝「安心出行」,薛永恒表示「唔排除任何可能性」,又認為在抗疫之路上,市民要短暫放下私隱考慮,共同透過科技讓本港盡快回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