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教山配水庫】建築碩士生 2018 年獲水務署圖則 已知罕有拱形結構 古諮會委員有份聽簡報

0
842

有超過百年歷史的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食水減壓缸)結構曝光後引起廣泛關注,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今日(29日)指水務署 3 年前曾諮詢古蹟辦,但古蹟辦不知是「特殊、有建築特色」的水缸,故未有跟進。中文大學建築學碩士課程畢業生林嘉慧向《立場新聞》透露,水務署早於 2 年前向她提供配水庫的圖則,當時已清晰可見罕有的拱型結構;而她利用圖則做課堂簡報時,古物諮詢委員會委員羅健中亦在現場。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立場新聞》已就事件向古諮會、古蹟辦查詢,暫時未有回覆。

中文大學建築學系畢業展每年會邀請不同界別人士評分,林嘉慧向《立場新聞》表示,她在 2018 年研究公共屋邨附近的公共空間,發現了主教山配水庫,並向水務署索取圖則,續發現配水庫是拱型結構,形容是「特別罕有」。

至同年 4 月,她以模型、簡報等介紹主教山配水庫的特色,古諮會委員羅健中亦有在場。翻查資料,羅健中本身是建築師,2017 年獲政府委任為古諮會委員,至今仍是 20 名委員之一。

中大建築學碩士畢業生林嘉慧曾利用水務署提供的圖則做簡報,古物諮詢委員會委員羅健中當時亦在現場。 受訪者提供

嘆當時未「多走一步」加快保育

林嘉慧慨嘆,自己當時只是學生,獨自一人難引起社會關注,亦難以再作更詳細調查,認為當時大家若願意多走一步,配水庫就有機會更早被發現及保育,「學校都有多位專業嘅建築系教授,當中只要曾經有人見到佢嘅特別之處,加以研究,已經可以令古蹟研究嘅工作提前進行。」

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今日到現場視察後證實,水務署 3 年前已就清拆工程諮詢古蹟辦,蔣志豪稱,古蹟辦當時判斷該處是一個水缸,但不知是「特殊、有建築特色」的水缸,故未有跟進,亦未有交由古諮會評級,形容部門「溝通上敏感度不足,發生掛萬漏一事件」。

寄語勿過份活化變遊樂場

林嘉慧認為,現時水務署停止清拆工程,是有賴於市民關注逼使政府停工,相反若僅遁正常途徑、由古蹟辦討論,仍有機會只是按官方所謂「既定程序」評估,可能被評為「不作評級構建物」,難逃拆卸命運,根本無法交由古諮會評級。

古諮會前主席林筱魯昨回覆《南華早報》指,古諮會多數只為地上建築評級,「冇睇」地下建築。林嘉慧批評有關做法是「相當神奇」,舉例日本有地下礦場、地下神殿,丹麥也有結構相似的配水庫、不同國家有防空洞等,各國均會保育有關建築。

林嘉慧期望,若配水庫最終能夠保育,也不希望「過份活化」,她指出:「保育建築唔一定要俾佢有一個功能,佢可以就咁樣存在,唔希望打開個蓋後,配水庫變咗遊樂場。例如鄧氏宗祠,你唔會想將將來保育之後,變咗飯堂或者酒吧,因為咁樣唔係保育緊佢真正嘅價值。」

配水庫被形容為「古羅馬式建築」

深水埗主教山上的食水減壓缸因有結構危險,近日清拆,內部結構曝光。減壓缸以巨型石柱支撐,有紅磚砌成拱門,甚具特色,被形容為「古羅馬式建築」,吸引不少市民到場拍照留念。

翻查資料,該減壓缸直徑約 47 米,深度為 7 米,早於 1930 年之前已建成,至今逾 90 年歷史。深水埗區議員何啟明表示,發現有部份喉管顯示「1909」,指整個建築物有機會超過 100 年歷史。水務署今指,減壓缸內一 20 x 10 米天花板、4 條柱已拆毀,署方將進行必要参加固工程。

林嘉慧 2018 年獲水務署提供圖則,當時已見罕有的拱形結構。 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