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簡史.副刊】昔日《蘋果》皇牌 黎智英親自尋人 《名采》盡收天下兵器塑報格

0
1260

創刊 26 年的《蘋果日報》將於明日(24 日)出版最後一份報紙,網站亦將關閉。曾有資深報人言道,一份報紙的格調,除了由 A1 頭版決定,其實也見於副刊,特別是副刊的名家專欄。翻開《蘋果》的副刊,可以看到他們的重鎮——《名采》。曾幾何時,這是寫作人都嚮往的園地,只有最具份量的名家,才能佔一席位,如作家及編劇家李碧華、「才子」陶傑、作詞人林夕等,「(當時)由老闆決定邊個可以寫名采,要全香港最勁嘅人,盡收天下兵器。」其中一名《名采》專欄作家,廣告傳媒人畢明如是說。

畢明說,當年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親自牽頭成立《名采》,一寫 15 年後,終於迎來終結,用畢明的說明,這是一宗「被自殺」,而被殺的,不只是《名采》,不只是《蘋果日報》,「今次事件,係香港人一齊承受。」

* * *

畢明自 2006 年起開始在《名采》撰寫專欄,一直至今。她接受《立場》訪問時憶述,當時《名采》由「首領」黎智英牽頭而成,「(佢哋)要全香港最勁嘅人,盡收天下兵器」,由黎智英親自決定,誰人能佔一席位。

她形容,《名采》是當時「全報界公認,最難開到自己地盤,最森嚴嘅少林寺。」儘管畢明早年已一直於各報章、雜誌寫專欄,甚至進駐壹傳媒其他刊物的專欄,卻唯欠《名采》。到後來獲時任副刊副總編引薦,才終於得到機會。

「當時佢同我講,當年創報,林振強都冇份(寫名釆),要倪匡、蔡瀾嗰啲先得,寫得唔好就即刻叮㗎喇!」

《蘋果》副刊名采多位專欄作家均為藝文界名人。

副刊決定報紙格調 「《名采》真係好自由」

一份報紙的格調,除了由 A1 頭條決定,也可見於副刊。「其實新聞個個都係嗰啲,但係幫你寫專欄嘅作者,就個個都唔同,如果你可以搵到最好嘅作者入去,你嘅報紙就會同人好唔同。」

畢明續說,「好多作者有班人好鍾意睇,如果全部好睇嘅人係晒你度,其實已經 pretty much 話畀所有讀者聽,你係一份會得到邊類整體讀者嘅報紙,因為每一個有質量嘅作者都有佢嗰班人(支持)⋯你諗起嗰陣,搵晒倪匡、李碧華,喺香港嚟講,係好有代表性」、「要有份量、質量。」她肯定地說。

畢明從一開始主要寫廣告、影評、創作相關的文章,到近年隨著政治環境變化,她多透過文章抒發個人情感,即使內容有所改變,但她確信有一點從未改變:「《名采》真係好自由,(編輯)從來無要求寫啲咩,或者要寫多啲邊方面嘅內容。」

黎智英是《名采》「忠實、有反應」的讀者

作為初創「首領」,黎智英同時亦是《名采》的「忠實讀者」。

「肥佬黎覺得你好睇,係會即刻 WhatsApp 你,話『好睇、呢個好正⋯』咦,原來佢真係睇!」畢明憶述,黎的訊息一段僅短短數句,語意精簡,卻是「有反應的讀者」,會真誠欣賞專欄的內容,「普通讀者畀 like 就有,(蘋果)員工見到都會話好好睇,但去到老闆級數佢真係第一個。」

進駐《名采》 15 年,畢明指,最初報章未有太多機會予新人寫專欄,認為逐漸開始出現「老化」現象,即固定的作家都已上一定年紀,「你諗下我已經算係入面好後生」;編輯近年則願意提攜更多新手,惟她認為,報紙專欄有別一般寫 Blog,更具挑戰性,「試過有寫開 blog 嘅人會寫寫吓無貨,(其實)都考到人。」

她又分享,以往名采整頁版頁只排滿密密麻麻的文字,近來則不時會出現色彩豐富的圖片,以增加閱讀的趣味性。

提到編輯人員,畢明亦讚不絕口,「佢哋非常優秀,審稿會非常仔細,質量好高,即使我引經據典一啲經典,佢哋都唔會唔明,文字根基好好。」被問到言論自由收窄會否對《名采》有影響,「紅海一直都存在,全人類都有影響」,反問「點會可以獨善其身?」但指每名作家都有其「charming」之處,即使不寫某些內容,仍有許多其他議題可撰寫。

廣告傳媒人畢明為《名采》撰寫專欄長達 15 年。

記者與畢明訪問前約一小時,她才剛獲知要撰寫最後一篇《蘋果》專欄。她說自己心情複雜,一直想著多年來寫過的文章、這份報章給予她的空間。她又提到,即使趕稿期間,亦總有一種「未完」的感覺,透露明日刊登的文章,算是一個在《名采》的回顧與感謝。

最後一份《蘋果日報》將於明天出版,意味這頁舉足輕重的副刊版面,亦迎來最終章。

畢明聲音瞬間變得低沉,「今次事件係香港人一齊承受,唔係得作者獨自面對⋯呢個變化超越所有人可以單獨負荷(程度)。」問到未來計劃,她說自己願望很簡單:希望可以正常生活,那個無法理解的「紅海」不會觸碰到自己。

「2021 年 6 月下旬,目擊一宗被自殺,享年 26 歲。」她在 Facebook 上如此寫道。

* * *

畫足 26 年 尊子:蘋果副刊做到「維繫讀者」

打開《名采》,尊子繪畫的彩色政治漫畫總先映入眼簾。

早於《蘋果日報》創立前,尊子已在壹傳媒旗下的《壹週刊》設漫畫專欄。《蘋果》創刊後,他亦獲邀加盟,尊子的漫畫專欄,26 年來風雨不改,「既然找到我,又是能力範圍之內,那就做吧。」

尊子認為,《蘋果》副刊正正發揮到「維繫讀者」的作用,如果讀者認同某位專欄作者,就會習慣了每日都看看他寫甚麼,從而建立對該報刊的長時間支持,「副刊很重要,吸引讀者支持」。

他認為創刊之初,獲邀作者大多是「直言、傾向自由派」的創作人,「對香港社會事件敏感度較大」。他形容專欄作者之間,對民主、自由等的價值亦較接近。多年來,作者雖有換人,但平台改變不大。

現時,尊子仍於副刊和政情發表漫畫,一星期畫足七日。他坦言,上星期「國安搜蘋果」之後,已經不時會計劃最後一天畫甚麼,但「現在不需要再想了」。受訪之時,他已交明日之稿,主題是「蘋果與高牆」。

由報館高層到編採人員,被捕人士愈來愈多、影響所及也愈來愈廣,萬一波及到專欄作者又如何?

「如果到時,網放得那麼大,我也沒有辦法」。

他相信當局每個行動都有其目的,「做到幾多才會收手,主動權不在我,我們只能夠被動地去觀察情況」。

* * *

陶傑:昔日百花齊放、多姿多彩

「才子」陶傑在《名采》創刊後,曾以女性筆名「姚櫻」撰寫女性觀點小品。一年後,即 2004 年再以「陶傑」之名回歸,當時專欄名稱為「山火林風」,一寫便是 17 年。他形容,昔日《名采》百花齊放,內容多姿多彩,有文藝作家、都市女性、地產經紀、娛樂界律師等等。

陶傑提到,九七回歸前的香港人甚少關心政治,「啲人買報紙係為咗想睇副刊,睇下啲消費、輕鬆嘢。」

他指近年《名采》較常出現政治評論,政治色彩較明顯,惟他其實較懷念和喜歡昔日的風格,「明白同依家香港社會情況有關⋯但專欄同評論應該分返開,專欄應該係要寫得淺白、通俗啲,因為叫副刊嘛,畀大眾睇。」但記者指,即使是副刊,亦難以與社會現況完全分割,「咁就要做到連而不結!」陶傑立刻答。

受訪前,陶傑亦剛剛交付最後一篇文章,與畢明、尊子不同,他直言沒有不捨,認為「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緣聚緣散」,又稱去年國安法實施後,已有預感「寫唔得耐」,對於最後一份蘋果將於明日出版,他一貫答得玄之又玄,「到底係讀者同香港嘅損失,定係一啲憎恨蘋果嘅人,覺得環境潔淨咗呢?」